天刚蒙蒙亮,接到帮忙通知的陈朵朵和李月两人,顺路带着自家的鸡蛋来了。葛兰兰熟练地检查着每一个鸡蛋,然后由陈朵朵负责称重计数,最后李月和陆东方负责打包。
刘珍珍看得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清予,那我干啥呀?"
"您就跟爷爷他们一起打包吧!"陆清予笑着回答。
九点整,陈大友夫妇开着三轮车拉来一车玉米。院子里立刻调整分工:陆清予负责检查玉米质量,陆东方称重计数,葛兰兰和陈朵朵负责缠保鲜膜,李月装箱。
刘珍珍又一脸茫然地站在原地,葛兰兰赶紧把她拉过去,手把手教她怎么又快又好地给玉米缠保鲜膜。
眼看着送玉米和鸡蛋的人越来越多,刘珍珍急忙掏出手机给在家打扫卫生的爷孙俩打电话,"快!你们快过来!"
"啥事这么着急?"陆南方一头雾水。
"来帮忙!忙不过来了!"刘珍珍匆匆说完就挂了电话,因为又看见好几户人家推着玉米进了院子。
等陆南方和陆宾赶到时,看到院子里热火朝天的场面都惊呆了。两人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赶紧加入打包的队伍。
到底是年轻人,在刘珍珍及陆南方还在手忙脚乱时,陆宾早就掌握了封箱的技巧,动作麻利得很,唰唰两下就封好一个纸箱。
下午西点,高昌伟出现时,原本院子里忙碌的身影己渐渐停歇下来。
葛兰兰悄悄拽了拽刘珍珍的袖子,冲她使眼色。刘珍珍一头雾水,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高昌伟。
一个约莫一米七六、身材匀称、小麦色皮肤的大男孩。只见他拉着拖车走到陆清予跟前,很自然地递给她一个大购物袋,"喏,你要的东西。"
刘珍珍这才恍然大悟,压低声音问,"这就是小高?"
葛兰兰笑着点头,"你觉得咋样?"
刘珍珍没急着回答,目光追随着小伙子。这会儿他己经跟陆东方、陆南方热络地聊上了。一转头,正对上刘珍珍的目光,立刻露出阳光的笑容。
目光移开,转而向葛兰兰打招呼,"陆奶奶,今天又受累啦!"
葛兰兰赶紧应声:"嗨,不累不累!"又介绍道,"这是清予的二奶奶。"
"二奶奶好!您看起来真年轻!"高昌伟一句话就逗得刘珍珍眉开眼笑。
寒暄两句后,高昌伟就忙着装货去了。刘珍珍凑近葛兰兰耳边,"模样周正,嘴也甜。"顿了顿又问,"他不是老板吗?怎么亲自来收货?"
"这孩子去年才开始创业,所以......"葛兰兰递了个"你懂的"眼神,"他不来,俩孩子哪有机会见面啊。"说完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刘珍珍会意,转头看向正在贴快递单的陆清予,发现她对高昌伟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有,不由担心,"清予好像没那个意思?"
"可不就是愁这个嘛!"葛兰兰叹气,"小高他爸是老师,县里有房,现在俩人平时生意上交集也多,多般配啊!可偏偏......"
"那小伙子对咱们清予啥态度?"刘珍珍追问,可别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我看小高对清予挺上心的,可清予不承认。"
"嫂子别急,让孩子们多处处。清予可能还没开窍呢。"刘珍珍宽慰道,有时候大人越着急,孩子越逆反。
"我也是这么想的。"葛兰兰点头,突然压低声音,"你哥倒是相中昨天中午你们回来时碰到的那个小林。"
"啊?"刘珍珍懵了,"还有一个?"
"小林也不错,但我觉得小高更合适。他们工作上有往来,年纪相当,还是同学。"葛兰兰分析道。
"那小林什么条件?"刘珍珍来了兴趣。
"比清予大七八岁,开了家装修公司,父母是纺织厂退休工人。"葛兰兰简单介绍。
刘珍珍听完也觉得很不错,"这事儿急不得,让清予自己选,合适最重要。"
这边陆清予忙得脚不沾地,完全不知道两位老太太正在操心她的终身大事。
而另一位当事人高昌伟正乐呵呵地清点货物——玉米、鸡蛋加上其他山货,足足三西百件,距离上次收货才三天,老同学粉丝的购买力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