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不服气,"说不定姓周的也收山货,给价更高!"
"做你的春秋大梦!"老许头气得首哼哼,"要不是昨天丫头让我传话,你们现在七块五都卖不上!"
这话戳中了大家的痛处,想起周严的嘴脸,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
走近的陆清予听到这些维护她的话,心里暖暖的。她不想让大家为难,"各位要是有富余的,我也按九块五收。"
一听这个价,村民们的表情立刻活泛起来。一个妇女抢先道,"我家能匀五斤!闺女今年不回来,少包点粽子。"
"有多少收多少,都按九块五。"陆清予爽快答应。
这时,一个精瘦的老头突然开口,"丫头,我八块卖你二十斤。"
周围人顿时黑了脸,心想又是一个老犯糊涂的。
老头不理会旁人,接着说,"条件是中秋节前一天,你给我捎几斤鲜肉、一条鱼,再带点水果。"说完嘿嘿一笑,"我几个外孙都要回来过中秋。"
"我也要!""给我也带点!"其他人立刻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报名,生怕落后。
陆清予冲老头笑笑,"没问题!"
刚才说要卖五斤的妇女赶紧改口,"我也只要8块一斤就行!清予你给我带几根排骨、两斤牛肉,再随便带点水果饼干就行。"说着就把米袋子往陆清予手里塞。
原本还想讨价还价的村民顿时都消停了——过节能买到新鲜果蔬可比什么都强,再说自家也没剩多少米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陆清予了。没想到瘦小老头的一个无心之举,竟解了她的燃眉之急。那些原本不愿卖米,或者家里余粮不多的村民,最少也匀出三五斤,多的甚至有十几二十斤。最后竟凑足了二百多斤。
陆清予干脆掏出笔记本,把每家要带的东西都记下来。接着又跑了另外两个村子,告诉大家中秋节前会再来一趟,让需要捎带物资的提前登记。
没想到在另外两个村又收了近百斤香糯米,真是好人有好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