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民国之红警纵横 > 第164章 接管吉林省全境

第164章 接管吉林省全境

长春的和平交接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吉林在收到消息后立即派使者接洽。

延吉道尹亲自带着官印到红警军营请降。

就连素来强硬的滨江镇守使也在三思后选择了归顺。

每天都有新的县城升起西平军的旗帜,肖安国的地图上,代表控制区域的红色标记如潮水般蔓延。

但在靠近朝鲜边境的龙井县和抚松县,情况却截然不同。

这两个县的某些乡镇官员自以为背靠日本势力,可以负隅顽抗。

龙井县守备营营长金大勇甚至公然叫嚣:

"有大日本帝国撑腰,看西平军敢把我们怎么样!"

肖安国对待这些冥顽不灵者的手段堪称雷厉风行。

37师师长徐兴邦奉命率部出击,在抚松县外围摆开阵势。

当抚松县守备营营长还在等待日本方面的"支援"时,红警部队的炮火己经将他的防御工事夷为平地!

"开火!"

随着徐兴邦一声令下,数十门火炮同时轰鸣。

那些投靠日本人的守军这才惊恐地发现,他们寄予厚望的"靠山"根本不见踪影。

短短一小时内,抚原县守备营便土崩瓦解。

守备营长试图化妆逃跑,却在边境线上被红警侦察兵生擒。

与此同时,新晋升的骑兵团团长白龙起率本部对抚松县的清剿同样干净利落。

团参谋长蒙玉恬亲自带队突袭了与日本特务勾结最深的马鹿沟镇,将一干通敌官员全部缉拿归案。~e~z?k/s,w·.?n~e^t*

当太阳西沉时,这两个顽固据点己经插上了西平军的旗帜!

……

随着最后一个抵抗据点被攻克,红警部队北面军开始了对吉林全境的系统性接管工作。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协同推进。

军长肖安国将指挥部设在原吉林督军府,这座始建于清末的宏伟建筑,如今成为了新时代的权力中心。

参谋长司马鑫负责的军政交接工作堪称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

每天清晨,督军府门前的广场上都会排起长队,原吉林各级官员按照通知前来报到。

司马鑫在偏厅设立接待处,亲自面试每一位前来报到的官员。

"姓名?原职务?管辖范围?"

司马鑫的问题简洁有力。

他的助手们则快速翻阅着提前准备好的档案资料,核实每个人的身份和履历。

整个过程高效而有序,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在运转。

大多数官员在经过简单审核后被当场告知留任试用。

教育局的张科长回忆道:"他们只问了我三个问题,就让我回去继续工作,连办公室都没换。"

但也有例外!

当警务处副处长孔德信走进来时,司马鑫的眼神立刻变得锐利起来。

"孔副处长,"司马鑫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去年镇压学生运动时,是你下的开枪命令吧?"

话音刚落,两名红警士兵己经站在了赵德全身后。¨比?奇-中¨闻·蛧/ !追!嶵*欣^蟑.截¨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上演几次,那些民愤极大或确凿通敌的官员,会被立即带走接受审查。

……

另一边,37师师长徐兴邦亲自挂帅的民生恢复工作同样进展迅速。

他抽调各团精干力量组成十二支工作队,分赴吉林各地。

这些工作队不仅带着工具,还带着粮食和药品。

在吉林,工作队用三天时间修复了被炮火损毁的自来水厂。

在延吉,他们组织军医为上千名百姓免费诊疗。

在松原,士兵们帮助农民修复因战乱损毁的房屋。

徐兴邦经常亲自下到一线,他的吉普车在吉林的乡间小路上掀起阵阵尘土。

"长官,喝口水吧。"

一位老大娘颤巍巍地端来一碗热茶,徐兴邦连忙双手接过。

这样的场景在各处上演,红警部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集市重新开张,学校恢复上课,吉林大地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与此同时,37师一团正在中朝、中俄边境构筑新的防线。

工兵营在珲春的图们江畔修建了坚固的碉堡群。

侦察连在长白山深处的各个隘口设立了观察哨。

边防巡逻队的足迹遍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