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煌的声音没什么起伏,“毕业了,用不上。你留着,习题解析很全。”
李锐一愣,看着那本承载了无数枯燥公式和秦煌“标准答案”的书,心头莫名涌上一股沉甸甸的感觉。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教材,它更像是一种隐晦的交接。
“秦哥,我…”李锐喉头有些发紧,他指了指自己的光脑屏幕,上面是打开的观测日志,“刚才图书馆那边…是不是…”
秦煌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那加密的日志页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他走到自己那张己经收拾得只剩床板的床铺前,弯腰,从床板与墙壁的缝隙里,摸出一个普普通通的牛皮纸信封。
信封很薄,上面一个字也没有。
他将信封递给李锐。
“如果看到‘火苗’变蓝,”秦煌的声音依旧平淡,像是在交代一件最平常的小事,“打开它。”
李锐下意识地接过信封。
入手很轻,但重逾千钧。
他猛地抬头:“秦哥,你要走了?去哪?” 一种强烈的不安攫住了他。
秦煌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越过李锐的肩膀,看向窗外。
夕阳的余晖正将校园染成一片温暖的金红,篮球场上奔跑的身影,林荫道下并肩的情侣,食堂窗口升腾的热气…喧嚣的人间烟火,在神话之衣无形的笼罩下,安稳地燃烧着。
“还在江海。”
秦煌收回目光,简单地说了三个字。他走到门口,脚步顿了一下,没有回头。
“日志,记得加密。”
门轻轻关上。
李锐攥紧了那个薄薄的信封,又看向书桌上那本《高等数学》。
观测日志的屏幕上,代表全球守护网络稳定性的“文明星火”图标,正散发着恒定的、令人心安的暖黄色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在日志的最新一页,郑重地敲下一行字:“6月24日,晴。锚点稳固。观测者李锐,记录持续。”
******
城市的霓虹初上,在神话之衣的微光过滤下,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朦胧的暖意。
秦煌没有回那个己经搬空的宿舍,而是走进了一条与大学城一街之隔、充满市井气息的老巷。
巷子口立着一块斑驳的木牌:“桐花巷”。
巷子深处,一栋外墙爬满藤蔓的老式居民楼。
秦煌走上狭窄昏暗的楼梯,停在三楼一扇漆皮剥落的铁门前。
钥匙插入锁孔,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门开了。
不到西十平米的单间,陈设简单到近乎空旷。
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个简易衣柜。
唯一显眼的是靠窗小桌上一个老式的电磁炉,旁边放着一袋未开封的糖炒栗子。
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灰尘味道,窗外是隔壁楼晾晒的衣物和远处隐隐的市声。
他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打开。
夹层里,是那张边角有些磨损的江海大学学生证。
照片上的他,眼神平静无波。
学生证下面,静静地躺着一张崭新的银行卡。
他抽出银行卡,手指在粗糙的卡面上摩挲了一下,然后走到书桌前,拉开抽屉。
抽屉里空空荡荡,只有一张对折的、打印清晰的房屋租赁合同。
他拿起合同,将那张银行卡,轻轻压在了合同甲方签名的位置——秦煌,两个工整的字迹下方。
卡里,是实习期结算的最后工资:2150元。
窗外的市声、远处飘来的饭菜香、楼下孩童的嬉闹…属于“桐花巷”的烟火气,透过敞开的窗户,丝丝缕缕地渗入这个安静的房间。
秦煌走到窗边,拿起一颗冰冷的栗子,指尖微微用力。
“咔。”
轻响过后,金黄的果仁落入掌心。
他没有吃,只是看着它,然后望向窗外那片被万家灯火点亮的、由他亲手织就并守护的喧嚣人间。
灯火阑珊处,星火己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