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
1. 双源点冲击能量残余分析确认,均携带“编织者”(即“永眠编织者”)深层烙印特征。
2. 冲击模式符合“编织者”低语诱发的空间/能量共振模型(理论模型编号:L-7)。
3. “守护者”介入方式解析(初步):非暴力湮灭,非能量中和,疑似为…“概念级静滞”与“规则级封印”。效率与精度超越现有理论框架。
4. 推论:“编织者”低语强度异常提升,其深层封印(昆仑监狱第7象限)稳定性正在加速衰减。该趋势与全球范围内“微梦魇”事件(无害级集体梦境错乱)报告数量上升曲线吻合度达93.7%。
5. 风险评估:当前威胁己被“守护者”化解。但“编织者”封印失效风险等级上调至“深红”(最高级)。潜在灾难性后果:全球范围强制沉眠与精神瘟疫。
报告最后,附着一张模糊的卫星能量扫描图,显示太平洋深海节点在冲击被抚平后,其能量结构核心位置,留下了一个极其微小、却无比清晰的、由纯粹秩序能量构成的烙印图案——那图案的形状,赫然像是一颗被剥开了一半的栗子!
冷月的指尖在那颗“能量栗子”的图案上停留片刻,冰封般的眼眸深处,一丝极细微的波动转瞬即逝。
她放下报告,接通内部通讯,声音冷冽如常:“通知‘方舟’小组,‘编织者’项目风险等级上调至深红。所有监控资源向昆仑监狱第7象限倾斜。非干预协议…维持最高优先级。”
她关闭通讯,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城市的车流如同细小的血管,在阳光下奔流不息。
那颗由至高力量留下的“栗子”烙印,无声地诉说着守护的重量。
深红的警报在心头闪烁,但此刻,这片喧嚣的人间,依旧沐浴在正午的阳光里。
******
黄昏,桐花巷被夕阳染成温暖的橘黄。
秦煌提着空了的栗子纸袋走向公共垃圾桶。
巷子口,那家小小的社区诊所依旧大门紧闭,硬纸板的告示在晚风中轻轻晃动。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约莫十一二岁的男孩,背着大大的书包,孤零零地站在紧闭的诊所门前。
他低着头,肩膀微微耸动,脚边放着一个印着卡通图案的旧水壶。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透着一股无助。
秦煌的脚步没有停顿,如同一个最寻常的归人,平静地从男孩身后走过。
就在他身影即将与男孩的影子重叠的瞬间——
“吱呀——”
诊所旁边那扇一首紧闭的、通往二楼住户的窄小木门,突然被人从里面拉开了。
一个头发花白、系着围裙的老太太探出身,手里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汤面。
她一眼就看到了门口低着头的男孩,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小豆子?站这儿干啥呢?李医生出门了,你奶奶的药是不是又吃完了?别急别急,奶奶这儿有他留的备用药!快进来,先吃碗面!瞧你这小脸冻的!”
男孩猛地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泪痕,眼睛却一下子亮了起来,难以置信地看着老太太:“张…张奶奶?药…药…”
“有!有!你奶奶那降压药嘛,李医生都交代好了!快进来,面坨了就不好吃了!”
老太太不由分说,放下汤碗,拉着还有些懵的男孩就往屋里走。
秦煌的身影己然走远,融入了巷口的人流。
他手中的空栗子袋,被准确地投入“厨余垃圾”桶中。
那张贴在诊所门上的硬纸板告示,在晚风中轻轻飘落一角,露出了下面原本被遮盖住的两行小字:
“急事停诊,常用药备于隔壁张阿婆处。取药说明…”
******
夜色深沉,华灯如昼。
秦煌沿着喧嚣的长街漫步。
巨大的电子屏幕播放着光怪陆离的广告,车灯汇成流动的河。
他走过一个亮着暖黄色灯光的24小时便利店。
便利店的玻璃窗内,值夜班的年轻店员正趴在收银台后打盹,脑袋一点一点。
他面前放着一本摊开的《线性代数》,书页空白处写满了潦草的公式。
秦煌的脚步没有停留。
就在他走过便利店明亮的落地窗,身影即将被旁边大厦投下的阴影吞没的瞬间——
趴在桌上的店员猛地一个激灵,像是被什么东西惊醒。
他茫然地抬起头,揉了揉眼睛,视线落在摊开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