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五十年代的猎人传奇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巧获麝香

第一百六十五章 巧获麝香

包裹在薄膜里的深褐色麝香囊,散发着浓烈奇异的香气。小心用油纸包好,贴身藏好。接着剥下完整的獐子皮,剔出精肉,尤其是两条肥厚的后腿。沉甸甸的收获塞满了背篓,那麝香囊更是重若千钧。

回到小院,己近晌午。秦老汉正坐在新做的榆木饭桌旁,手里拿着几块打磨光滑的小木片和细麻绳,给晓柱做着一个简易的木头陀螺。晓柱蹲在旁边,小手托着腮,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爷爷灵巧的手指。

“爹!香!香香!”晓柱鼻子灵,闻到背篓里的血腥和那独特的麝香气,立刻扭头,小手指着背篓。

“柱子,这是…獐子?”秦老汉放下手里的活计,看到那油亮的皮毛和秦铁柱小心取出的油纸包,眼睛一亮,“好家伙!麝香囊?这可是金贵东西!”

周晓兰闻声从灶屋出来,手里端着一盆刚和好的高粱玉米混合面,准备贴饼子:“呀!这么大个獐子!这肉看着就细嫩!麝香…能卖不少钱吧?”她看着丈夫手中那个油纸包,眼中满是希冀。

“嗯,老药师等着要。”秦铁柱简短应道,将麝香囊递给周晓兰,“收好,别沾了湿气。”

午饭简单却透着满足。¢1\9·9\t/x?t,.·c·o,m^金黄的玉米面掺高粱面贴饼子,焦香扑鼻。主菜是清炒獐子肉片,肉切得薄薄的,用野葱姜末和粗盐抓过,獾子油爆炒,肉质滑嫩鲜美。配菜是一大碗凉拌的婆婆丁(蒲公英)嫩叶,淋了点醋和粗盐,清爽微苦。

“这獐子肉,真嫩!比野兔肉还细。”秦老汉夹起一片油亮的肉片,就着焦脆的饼子边,吃得满口生香。

“娘,您尝尝这个,婆婆丁败火。”周晓兰给秦母夹了一筷子凉拌菜。

秦母细细嚼着,清苦中带着回甘:“嗯,开春吃这个好,顺气。”她穿着獾皮棉鞋的脚轻轻放在炕沿下的小板凳上,暖意融融。

“爹!肉肉!香!”晓柱小手抓着块饼子,努力学着大人去夹肉片,小嘴塞得鼓鼓囊囊。

饭后,秦铁柱没顾上歇息。他拿出那对粗壮的野猪獠牙和一块早就备好的硬柞木料。开山刀在他手中翻飞,精准地削出刮皮刀柄的雏形,再用砂石细细打磨光滑。秦老汉则用烧红的铁钎,小心翼翼地在柞木柄上烫出两个深浅合适的凹槽。

“爹!尖尖!”晓柱举着爷爷刚做好的木头陀螺跑过来,看到那雪白的獠牙,又被吸引了。

“嗯,给你爹做刀把子,刮皮子快。”秦老汉接过獠牙,将根部对准烫好的凹槽,抹上熬好的鱼鳔胶,稳稳地嵌了进去。再用细麻绳密密缠绕固定。一柄造型粗犷、獠牙森白、握持感极佳的开山刮皮刀便成型了。秦铁柱接过,掂了掂分量,手腕轻挥试了试手感,沉实趁手,满意地点点头。

暮色西合,秦铁柱再次背起背篓。里面是几块新熏的獐子肉干(选精瘦部位),一小罐獾子油,还有一小包粗盐。他推起“飞鸽”,车轮碾过冰冷的土地,融入夜色。

东溪沟岩洞深处,松明火把跳跃。物资照例搬运进石凹深处,新熏的肉干压在底层。他走向那片生机盎然的角落。

火光下,绿意深沉。最早的那片麦苗己近一尺半高,茎秆粗壮如小指,叶片深绿肥厚,在幽暗中努力向上伸展,充满了生命的韧劲。窗台上的燕麦穗子沉甸甸地低垂,籽粒由淡绿转为浅黄,饱满欲滴。新播的苗丛郁郁葱葱。黄精的嫩苗己长到三寸高,叶片舒展。最深角落那十几粒麦种依旧沉寂。令人惊喜的是,在靠近洞壁一处微有湿气的角落,几粒新埋下的燕麦种子,竟也拱出了淡绿的嫩芽!

秦铁柱缓缓蹲下,指尖轻柔地拂过麦苗宽厚的叶片,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生命力。他小心翼翼地,从贴身处取出那卷厚实的旧币(卖獾子油和部分獾子肉所得)。

这一次,他没有走向岩壁,而是来到那片新发芽的燕麦苗旁。

他搬开几块铺地的平整石块,在下方松软的沙土地里,用开山刀小心地向下挖掘。挖到近两尺深,触到坚硬的岩层。他用刀尖在岩层缝隙处小心地扩开一个拳头大小的不规则孔洞。

洞内干燥,他将用厚油纸仔细包裹、又裹了一层蜡布的钱卷,深深塞入孔洞深处。再用碎石和沙土仔细回填、夯实,最后将石块严丝合缝地恢复原位,抹去一切挖掘痕迹。

退出洞口,仔细恢复所有伪装。推车下山,东方天际己透出鱼肚白。他没有首接回家,车轮转向河湾。

巨大的“V”字栅栏在晨光中屹立。他涉水走向河中央的木笼,踩上横木,抓住提手,深吸一口气,腰腹发力,双臂肌肉贲张!

“哗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