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踱步至新犁前,伸手抚摸犁身,木质纹理在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第,一¢墈.书,旺¢ \耕¢新-嶵/全*
“此物,真的是耕种神器?”嬴政问,声音沉稳。
扶苏躬身答道:“父皇,儿臣己在咸阳城外亲试。此犁耕地省力快捷,翻土深细,远胜旧式长首辕犁。犁地后的土质松软,作物根系可深扎,吸取更多养分。”
嬴政点头,目光扫过殿内众臣,最终落在大司农翟真身上:“翟真,你主管天下农桑,对此犁有何看法?”
翟真听罢,连忙从队列中走出,躬身道:“陛下明鉴。目前我大秦所用的长首辕犁,虽也堪用,但耕种起来,实属不易,往往需要三人两牛,方能勉强驱使。”
“而公子所献之新犁,臣听闻只需一牛一人便可轻松驾驭,且耕地质量更胜一筹,此乃实实在在的农耕利器啊!”
他向前一步,语调高亢:“陛下,若是此犁能推广开来,那将意味着我大秦的百姓,将不再需要耗费如此多的畜力和人力在耕地上,意味着在同样的劳力情况下,可以耕作更多的土地!”
“臣敢断言,此物若能普及,我大秦的粮食产量,至少可提升两成!甚至更多!”
说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无比坚定,“此物可大幅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百姓温饱,强国富民,乃是我大秦百姓之福,更是我大秦社稷之福啊!”
嬴政听完翟真的话,龙颜大悦,忍不住放声大笑,声震殿宇。*狐`恋/雯-茓? /罪`辛!彰!劫·耕-欣*哙,这笑声,既有对扶苏献犁的赞赏,也有对大秦未来粮食丰收的期许,更是一位帝王对国家强盛的自信与豪迈。
“哈哈哈哈!好!好得很!”嬴政拍案而起,龙袍飞扬,“朕统一六国,却不想今日还能得此神器!”
殿内众臣见状,心中暗暗称奇。这位向来威严肃穆的始皇帝,竟因一件农具而如此欢喜,足见此物价值非凡。
嬴政笑罢,目光扫过殿内,最终定格在扶苏身上:“扶苏,你可知这一犁之功,胜过千军万马?”
扶苏连忙躬身:“儿臣不敢居功,此乃工匠智慧结晶。”
嬴政摆手:“不必过谦!”
嬴政踱步至殿前,一字一顿地下令:“扶苏,即日起你负责督造这新犁,着少府集所有能工巧匠,全力赶制新犁!”
“朕要这新犁,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大秦的每一寸土地上!”
“儿臣遵旨!”扶苏应声而起。
嬴政又看向大司农翟真:“新犁推广,干系重大。翟真!”
大司农精神一震,连忙再次躬身回应道:“臣在!”
嬴政首视翟真,目光锐利:“朕命你即刻起,全权负责新犁推广事宜!组织得力人手,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会百姓使用。`我+地^书¢城+ ¨蕪/错`内·容*务求让耕者皆知其法,皆得其利。”
翟真心中一震,应声道:“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嬴政满意地点头,目光重新投向扶苏,唇角微扬:“扶苏,此犁可曾命名?”
扶苏摇头:“尚未取名,儿臣恳请父皇赐名。”
“不!”嬴政摆手,“此犁你献上,又如此利国利民,便由你来命名吧!”
扶苏略作思索,躬身道:“父皇,此犁能助百姓耕作省力,粮食丰收。儿臣以为,'丰民犁'三字,最能道尽其功。”
“丰民犁?”嬴政细品这三字,连连点头,“好名字!寓意丰衣足食,百姓安居乐业!就叫丰民犁!”
“谢父皇赐名!”扶苏再次拜谢。
嬴政端坐回龙椅,环视殿中大臣,声音虽不大,却压住了所有细语:“扶苏此次献宝有功,诸位以为,当如何封赏?”
话音刚落,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大臣们面面相觑,心思各异。
扶苏献上的可不是一般的宝物,那是能让大秦粮食产量翻倍耕种效率大大提升的“丰民犁”!
丰民犁之功,关乎国运。赏轻了,显得陛下小气,赏重了,又怕开了先例,以后不好办。
最关键的是,这扶苏公子,可是储君的热门人选啊!
此间拿捏,非同小可。
朝堂之上,气氛凝滞,空气中弥漫着谨慎与权衡。
翟真轻咳一声,打破沉默:“陛下,公子献宝有功,理应重赏!”
“然具体如何封赏,还需陛下圣裁!”
这老狐狸,一句话就把皮球踢回给了嬴政。
“臣附议!”
“臣也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