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山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您的意思是我们所招募的流水线工人,他们不需要成为全才,只需要成为某一道工序上的‘专才’,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更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衫,叶,屋¢ ,追\蕞~欣?章\截+”
公输仇捻着胡须,眼中也露出思索之色,补充道:“将繁复工艺拆解,化整为零,各司其职……确有可能大幅提升产出。”
扶苏点了点头:“正是此理。”
“当然,这还只是我的设想阶段。你们需要搞清楚,整套流程到底有多少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需要多少人手,熟练工与新手各需多少,这些都需要详细的数据。”
“除此之外,你们还有发挥你们的优势,尽量制作出一些省时省力的工器具作为辅助工具,比如定位的模具,省力的杠杆,计数的装置等等,一切以提高效率、减少出错为目的。”
墨山和公输仇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这不仅是对技艺的考验,更是对统筹规划能力的挑战。
“臣等,领命!”两人躬身应道,声音沉稳,透着一股决心。
扶苏微微颔首,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还有,此事若能功成,生产线顺利投产并产生利润,你们二人便是当之无愧的技术核心。.t?a-k/a`n*s*h?u~.?c′o.m′论功行赏,届时,投产之后,每人每年,可得此生产线净利润的百分之一,作为分红。”
“百……百分之一?”墨山的声音控制不住地有些发颤,几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公输仇也倏地抬起头,看向扶苏的眼神里充满了惊愕与难以置信。
那可是纸张!还有未来可能出现的纸巾和纸杯等等一系列的产物啊。
其利润之丰厚,他们就算只是粗略估算,也明白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仅仅是这百分之一,足以让他们瞬间跻身大秦最富有的人群之列,甚至超越许多世家累积的财富。
这等赏赐,简首闻所未闻!
扶苏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稳,带着一种更深远的意味,继续说道:“但你们要明白,此事不仅仅是为了盈利,更是为了给我大秦的万千百姓,多寻一条活路。”
“如今百姓困顿,生计艰难,能挣钱糊口的机会实在太少。建立工坊,推广生产线,也能让更多的人有工可做,有饭可吃,让他们能凭自己的双手,养活家人,不至于流离失所。”
“所以,你们务必不可掉以轻心,责任重大。~6/吆¢墈,书_蛧- ′庚`歆,嶵~哙¨”
墨山和公输仇对视一眼,方才那因巨额财富带来的眩晕感瞬间消散了许多。
他们从对方眼中看到的,不再是震惊,而是一种深深的敬佩和了然。
殿下还是那个殿下。
无论做什么,最终落脚点,总是在百姓身上。
这份胸襟,这份仁心,远比那百分之一的红利,更让他们心头震动。能追随这样的主君,投身于此等利国利民的事业,是他们身为匠人,毕生难求的机遇和荣幸。
相较之下,他们方才只想着那泼天富贵的念头,似乎……过于狭隘,甚至有些可笑。
扶苏看着两人神情的变化,微微颔首:“好了,流水线之事便先按此规划,公输仇你先去忙吧,墨山你留下。”
公输仇意味深长地看了墨山一眼,然后躬身道:“臣告退。”
殿内只剩下扶苏和墨山二人。
扶苏踱了两步,看向墨山:“墨山,之前我曾提及,这纸张制作出来,如何才能用最快的速度,将纸上的知识,复制成百上千,乃至上万份?你现在可有思路了?”
墨山闻言,沉吟片刻,回答道:“回禀殿下,臣能想到的,最首接的法子,便是将文字或图案,反向雕刻于木块或石块之上,制成印章,然后再如同盖印一般,将这些刻好的字章沾上墨,再按压在纸张上。”
扶苏不置可否,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墨山道:“若要一次印出一整页的内容,便需将这一整页的字,全部刻在一块大板子上。”
墨山继续道:“此法固然确实可行,也能复制,只是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若是复制的东西不一样,又必须全部从头到尾进行刻画,实在太费事费力。比如印制不同的书籍,或者官方的告示,那岂不是每一种内容,都要重新雕刻一套全新的版。”
“若书籍浩瀚如海,那需要雕刻的木板,恐怕要堆积如山,所需工匠、时日,皆是天文数字。”
墨山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