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字浩如烟海,何止万计?要将每一个字的标准读音,都用这拼音一一标注出来,供天下人查阅学习,这……这工程之浩大,所需人力、时日,简首难以想象!”
扶苏赞许地看了淳于越一眼:“淳于先生所虑极是,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事情。”
他神色变得无比郑重:“拼音是工具,是钥匙。但要让这把钥匙能打开所有文字的大门,我们还需要一本能够囊括所有文字、并为其一一注音的工具书。”
“工具书?”淳于越和叔孙通对视一眼,这个词虽然也新鲜,但结合上下文,大致能理解其意。
“是的。”扶苏肯定道,“我欲编纂一部前所未有的大书,暂且称之为《字典》。”
“《字典》?”
“正是字典。”扶苏继续解释道,“这部《字典》,目标是收录尽可能多的文字。而且不止常用之字,凡古籍所载,碑刻所铭,乃至部分有价值的民间俗字,皆当尽力搜罗。”
“将来,无论学者、官吏,还是蒙童,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确定其读音、含义时,只需翻开这本《字典》,按图索骥的检索,其形、音、义便一目了然。而且,还要解释其基本含义,阐述其用法流变,务求精准详实。”
“检索方法?”叔孙通追问。
扶苏解释道,“传统的字书,或按部首,或按字形,检索不便。《字典》,当以拼音字母顺序,或笔画顺序等更便捷的方式编排,让人人皆可快速查阅。”
淳于越激动得老脸通红,他向前一步,拱手道:“殿下!此《字典》若成,实乃泽被苍生之伟业!”
淳于越和叔孙通听得心潮澎湃,呼吸都有些急促。这样一部书,若能编成,其价值简首无法估量!它将成为文字的法典,语音的准绳,文化的基石!
扶苏看着两位大儒的神情,知道时机己到,他郑重地对二人说道:“编纂《字典》,工程浩大,非一人之力可及,亦非短时日可见其功。此事,关乎大秦文脉传承,关乎教化万民之国策,意义非凡。”
“二位先生乃当世大儒,学识渊博,精通文字训诂之道。我意,由二位先生牵头,召集天下儒生才俊,组成专门的编纂团队,以毕生之学,担此重任,为我大秦,为后世子孙,铸就这部不朽之《字典》!”
牵头之人!
这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份足以名垂青史的荣耀!
至于什么工程浩大,人力时日……那都不是事儿!跟流芳百世的功业比起来,这些困难算得了什么?
“殿下……臣等必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