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称之为水排鼓风机。”扶苏继续介绍道,“它可以借水力驱动。只需选址于湍急河流之畔,便可昼夜不息,提供稳定风力。若无合适水力,也可由健牛或多人协同驱动,其产生的风力,能远超普通人力鼓风的数十倍,而且持续、稳定、强大!”
墨山和公输仇的眼睛几乎要放出光来。水力鼓风?这个念头他们不是没有动过,但如何将水流的无常之力,转化为冶炼所需的稳定强风,一首是未能攻克的难关。眼前的图纸,却清晰地展示了一种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
“我仔细估算过,”扶苏语气平淡,却似惊雷贯耳,“若此高炉及水排建成,运作顺利,一炉出铁量,至少是你们现有最好的炉子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数…数百倍?!”墨山的手指下意识地掐紧了胡须,几根胡须应声而断,他却浑然不觉。这己经不是简单的改进了,而是重新创造!是神迹!
公输仇则死死盯住那“水排”的图纸,眼中光芒闪烁,片刻后猛地抬头:“殿下!若是按此设计,这风量……怕是有些过了吧?风力太猛,恐反而适得其反。我等曾尝试过加大风箱,结果便是如此!”
扶苏转向公输仇,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风力的大小与持续性,正是此高炉的关键。至于风力过猛,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水排的转速,或是选择更合理的风道来调节。它需要的不是‘吹’,而是‘灌’!要让炉膛内的焦炭燃烧到极致,将每一分热力都压榨出来!”
“更重要的是,”扶苏补充道,“如此炼出的铁,其品质,也将远胜如今费尽心力锻打出的所谓百炼钢!”
墨山心神剧震,但多年的经验让他迅速冷静下来,提出了更实际的问题:“院长,若是如此,其炉子所需的耐火材料亦需要极高,恐怕难以支持。越大的炉子,越高的温度,对耐火材料的要求就越苛刻。我等现有的耐火土,莫说数百倍产量的炉子,便是现有炉子温度再高一些,也撑不住几次便会熔融塌方。”
公输仇也从狂喜中清醒,面色凝重地点头:“墨大师所言极是。此乃死结!若无合适的耐火材料,这高炉再精妙,也只是空中楼阁。”
“耐火材料,我亦有解决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