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南巡抚李世安,屡立战功,政绩卓著。′秒~璋~节?小\税.网+ ^已`发¢布_醉_新~章?洁?着升任江南巡抚提督军门兵受一品俸,钦此!”
第二日下午,圣旨就快马加鞭抵达良王庄,由怡亲王当众宣读旨意。
李世安恭敬跪拜:“臣接旨!谢主隆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李军门,恭喜了!”李世安接过圣旨之后,胜保第一个上前道喜。
紧接桂明、桂玲。
以及吴灿等总兵以下之人。
僧王爷脸色阴沉,没有说话,他手下的人不敢明面上上前恭喜。
只能一个个点头哈腰。
李世安现在的官职,全称是:“巡抚江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
也可以补充提督军务总兵官。
还有兵部侍郎衔不变。
李世安对这一连串的官职名称有些懵逼,好奇官名怎么如此长。
怡亲王则是笑了笑,“你以为这就很多了?大庆7世时,穆彰阿,穆大人当时官职名称才多,一共58个字!”
“你这实属正常操作!”
李世安尴尬的笑了笑,掩饰自己的无知,随即又给送信的包了红包。
当然,在场之人,包括怡亲王这些人,人手一份,都不能少。
哪怕是僧王爷也象征性的送了。+2¨3·d·a¨w¨e_n.x~u.e~.!c-o`m\
关键是“礼数”到位。
不过,礼数终究只是礼数,不可能给的多,最多的怡亲王也就666两。
其他人几两至几十两而己。
李世安打发了其他人之后,又想起自己的“靠山”肃顺,委托怡亲王送礼。
怡亲王微微一笑,说:“绍圃,你有心了,你在地方好好干,就是最好的礼物,你立功,他这个举荐人也有赏!”
李世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但还是坚持“礼数”不能免,怡亲王更高兴了。
其实李世安的历史知识差了一点,他一味的觉得亏欠了肃顺。
毕竟,肃顺对他的仕途帮助很大。
他还准备过几年坐视肃顺去死。
最后还要利用肃顺的死做文章。
所以,他尽可能的在金钱“礼数”上孝敬到位,只求自己心安。
可他却不知道,肃顺帮他,除了一开始的好感,现在也是相辅相成的。
他每一次推动李世安上升,更加方便立大功,他的隐形好处也不少。
如果没有李世安出现,他在这个时候还是从二品的虚衔,实职只是御前侍卫。
但李世安出现后,完全变了,现在实职是都统、左都御史,都是从一品。
还兼户部侍郎,与最开始名不正言不顺的虚职“中堂”完全不是一回事。!精*武¨晓\说¨罔_ ~更^芯·罪.哙?
大庆帝国的官职,李世安其实很懵逼的,也不太清楚里面的弯弯绕绕。
他现在看似实权在握,掌握一省军政大权,类似于几十年后的省督军。
但仅仅是类似,
他现在可完全做不到军政一把抓,现在的朝廷可以随时收回权力。
可不是他随便听调不听宣。
虽然与肃顺同样是从一品。
但是地位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不说别的,
如果只说军务,他去了兵部,见到从二品的兵部侍郎,也得规规矩矩行礼。
毕竟中央的官员天然高一级。
不说别的,即使是后世,省部级地方官,去京城见部委厅局级重要人员,不是一样得放低姿态拜见请客?
厅局级部委领导下到地方,不也是要省部级高层出去迎接?
在这样的封建时期,接近皇上的人,当然更加天然高人一等了。
当然,这个只是一般情况下,李世安可不是一般人,他现在有肃顺、怡亲王两个靠山,也是皇上的“大红人”了!
现在应该侍郎给他行礼了。
毕竟,他现在实职虽然还是从二品巡抚,可品级与俸禄都是从一品。
虽然李世安从来不差钱。
但也很高兴。
毕竟,受到后世牛马思想影响,升职加薪,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这道圣旨一下,他涨工资了。
俸禄从巡抚155两涨到180两。
养廉银子从15000两,升20000两。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