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英烈传奇 > 第102章 金殿对峙显锋芒,枭雄末路叹时运

第102章 金殿对峙显锋芒,枭雄末路叹时运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饶命!臣……臣绝无此事!是诬陷!是鱼壳的诬陷!”

秦正阳冷哼一声,不再理他,转而对鱼壳道:“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你有罪,当罚;但无辜者,不可牵连。” 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朕问你,你盘踞淮南十余年,对那里的水域、渔民、商道,想必了如指掌。如今楚州推行新政,渔民虽得安宁,却仍有诸多难题——比如淮河入海口的淤塞,影响航运;比如浅滩养殖的技术,渔民尚未掌握。你若有良策,不妨说来。说得好,朕可免你族人连坐,给你一个痛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鱼壳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他没想到,秦正阳不仅不株连,反而向他请教治理之策?

他沉默片刻,抬头看向秦正阳。这位年轻的帝王,脸上没有丝毫戏谑,只有真诚的期许。殿内的百官,虽有不解,却也屏息等待——他们想看看,这个“水霸”能说出什么。

鱼壳深吸一口气,声音渐渐变得有力:“淮河入海口淤塞,非一日之寒。臣知道一处古河道,若能疏通,可分流水势,缓解淤塞,只是工程量浩大……”

他果然对淮南水域了如指掌,从河道疏通到养殖技术,从渔民习性到商道规划,一一道来。他的建议,并非空泛之谈,而是结合了多年的“实践”,精准地指出了新政推行中的难点,甚至提出了几个颇为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用废弃的渔网编织“人工鱼礁”,吸引鱼类聚集,提高渔民的捕获量;比如组织渔民互助,共同抵御风浪。

秦正阳听得极为认真,时不时让内侍记录,脸上渐渐露出赞许之色。

“好!” 待鱼壳说完,秦正阳抚掌赞道,“这些建议,句句切中要害!来人,将这些策论交给工部和户部,即刻研究推行!”

“陛下圣明!” 百官齐声应和,看向鱼壳的眼神,多了几分复杂——此人虽为匪寇,却也并非全无心肝。

鱼壳看着秦正阳,看着他雷厉风行地处理费无极,看着他认真采纳自己的建议,看着他眼中对民生的关切、对新政的坚定,心中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是个本分的渔民,只因官府腐败,盐商盘剥,才被逼上梁山。他建立鱼帮,起初是为了保护渔民,只是后来权力膨胀,才渐渐迷失,沦为自己曾经最痛恨的人。

而眼前的帝王,却在用雷霆手段清除腐败(比如费无极),用真诚之心对待百姓(比如不株连),用务实之策推动变革(比如采纳他的建议)。这,不正是他年轻时渴望的世道吗?

“陛下……” 鱼壳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臣有一问。”

“你说。”

“陛下推行新政,整顿吏治,惠及万民,可会半途而废?”

秦正阳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内,声音洪亮如钟:“朕向天地起誓,向万民起誓——凡有利于民生者,虽难必行;凡有害于百姓者,虽强必除!朕的新政,不仅要推行于楚州,更要推行于天下!朕要让大唐的每一寸土地,都无豪强欺凌;每一条江河,都无垄断盘剥!”

他的声音,在太极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和魄力。百官被这股气势震撼,纷纷躬身:“陛下圣明!”

鱼壳看着秦正阳挺拔的身影,看着他眼中燃烧的锐意,突然笑了。那笑容里,有释然,有悔恨,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好……好一个‘虽难必行’!” 他低下头,对着秦正阳重重叩首,“臣,鱼壳,认罪伏法。所有罪行,一人承担,与他人无关。”

他顿了顿,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芒,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的感慨:“若臣能晚生二十年,若臣未曾走错路……” 他看向秦正阳,目光灼灼,“愿为陛下麾下一卒,荡平所有水匪,疏通所有河道,助陛下成就这盛世!”

这句话,石破天惊!

一个恶贯满盈的黑帮首领,在临死前,竟发出如此肺腑之言!

秦正阳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缓缓道:“朕知道了。”

最终,秦正阳下旨:鱼壳罪大恶极,判处斩立决,即刻执行;其族人,与他早已断绝关系,不予连坐;其提出的淮河治理建议,交由工部牵头,联合楚州府衙,即刻落实。

当刀斧手押着鱼壳走出太极殿时,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宫殿,望了一眼天空的流云,嘴角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

刑场上,刀光闪过,一代“水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