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的教诲与款待。小女受益匪浅。”
“学有所成便好。” 秦武递给她一份国书和一份厚礼,“国书里,朕写明了愿意与倭奴国世代友好,互通有无。这份礼物,有一些先进的农具、纺织机、书籍和种子,希望能对倭奴国有所帮助。”
“小女代倭奴国,谢陛下!” 藤原纪香深深一拜,眼中满是感激与不舍,“小女回去后,定会将大唐的先进文化和陛下的善意,带回倭奴国,努力推动两国的友好往来。”
她顿了顿,鼓起勇气说道:“小女斗胆,请陛下派遣一些学者、工匠、农学家,随使团一同前往倭奴国,帮助我们推广新技术、新制度。倭奴国愿以珍珠、硫磺、木材等特产相赠,绝不亏待。”
秦武笑道:“朕正有此意。已挑选了五十名各领域的专家,随你们一同前往。他们会在倭奴国停留三年,协助你们推广所学。”
藤原纪香惊喜不已,再次拜谢。
离别的那天,长安城的百姓,自发地来到街道两旁,为使团送行。藤原纪香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象和一张张友善的面孔,心中百感交集。
她知道,这次大唐之行,不仅改变了她自己,也必将改变她的国家。
船缓缓驶离码头,藤原纪香站在船头,回望长安的方向,久久伫立。她手中紧紧攥着一本《大唐律疏》和一把大唐的折扇,那是她此行最珍贵的收获。
她知道,一个属于倭奴国的“新篇章”,即将在她的手中开启;而大唐与东瀛之间,一段更加密切、更加友好的交流史,也随着她的离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长安的繁华依旧,朱雀大街上的人流如织。秦武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去的船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大唐的强盛,不仅仅在于疆域的辽阔和武力的强大,更在于文化的吸引力和包容力。
让先进的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国家感受到大唐的善意与文明,这本身就是“续写新篇章”的重要一笔。而藤原纪香和她的使团,便是这新篇章中,一抹来自东海的、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