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英烈传奇 > 第399章 永熙五年秋,百岁翁归神都行

第399章 永熙五年秋,百岁翁归神都行

这座城市的主人之一,在这里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如今,他只是一个归来的老者,一个被围观的“传奇”。

马车没有直接去皇宫,而是先回了位于城东的秦王府。

府第依旧,只是更显古朴。门前的石狮子,被岁月磨得光滑,却依旧威严。守府的老仆,看到龙天策下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王爷!您可回来了!”

走进府里,庭院里的那棵海棠树,是他年轻时亲手栽的,如今已亭亭如盖,枝繁叶茂。

“这树,长得比我还高了。” 龙天策笑着说。

“它可盼着您回来呢。” 老仆哽咽道。

稍作休整,龙天策便换上一身得体的常服,前往皇宫。

太极殿的广场上,十六岁的秦烈,带着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在那里。

看到龙天策走来,秦烈快步上前,亲自搀扶住他:“秦爷爷!您可算回来了!朕等您好久了!”

十六岁的少年,已经长成了半大的青年,眉宇间褪去了稚气,多了几分帝王的沉稳,眼神却依旧清澈。/6`1,看¢书.网^ *无?错′内\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长大了。” 龙天策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

“都是秦爷爷教得好。” 秦烈恭敬地说,亲自扶着他,走进太极殿。

御书房夜话:帝王家的寻常絮语

当晚,秦烈在御书房设了家宴,没有召集群臣,只有他和龙天策、玉倾城,还有龙问天(此时已任丞相)一家三口。

桌上的菜,都是家常口味:红烧肉、清蒸鱼、炒时蔬、小米粥……没有山珍海味,却透着一股温馨的暖意。

“秦爷爷,尝尝这个红烧肉,是御膳房新请的厨子做的,据说跟您当年府里的味道很像。” 秦烈给龙天策夹了一块肉。

龙天策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点了点头:“嗯,不错,有当年的影子。”

他看向秦烈,笑着说:“陛下有心了。”

“应该的。” 秦烈看着他,眼神里满是孺慕之情,“朕小时候,总听父皇说,秦爷爷做的红烧肉,是天下第一美味。可惜那时年纪小,没福气尝一尝。”

“以后有机会,让你玉奶奶给你做。” 龙天策说。

“真的?” 秦烈眼睛一亮,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御书房里的气氛,轻松而融洽,没有君臣的拘谨,只有祖孙般的温情。

他们聊的,也不是朝堂大事,而是些家常话。

秦烈问起大别山的生活:“山里的日子,苦不苦?”

“不苦,比宫里自在。” 龙天策说,“每天种种地,喝喝茶,跟邻居唠唠嗑,日子过得踏实。”

他说起归田居的柿子树,说起李家坳的孩子们,说起夜凌下棋总耍赖……那些琐碎的、平凡的日常,从他嘴里说出来,却充满了乐趣。

秦烈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听着真有意思,朕都想去大别山住几天了。”

“等陛下把国家治理好了,有的是时间去。” 龙天策看着他,眼神里带着期许,“现在啊,你最重要的事,是当好你的皇帝,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朕记住了。” 秦烈郑重地点头,“秦爷爷,您这几年,有没有什么想对朕说的?关于治国,关于民生。”

龙天策放下筷子,看着他,认真地说:“陛下这几年做得不错,减免赋税,鼓励农耕,任用贤能,百姓们的日子,比以前好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但治理国家,就像种庄稼,不能急,要慢慢来。要多听听百姓的声音,他们过得好不好,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要慎用刑罚,多施仁政,百姓安了,国家才能安;还要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永远不要忘了,你是百姓的皇帝,不是百姓的主子。”

这些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都是他一辈子的经验之谈。

秦烈听得格外认真,不时点头,还拿起笔,在纸上记着什么。

“朕都记下了,秦爷爷。” 他看着龙天策,眼神坚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