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国家,这是原则)
“明白!”毛志刚重重点头,眼中充满了干劲,“我这就去舟山!挖地三尺也给您找个最棒的海湾!”
一个月后。
舟山群岛,某处天然避风良湾。
碧海蓝天,鸥鸟翔集。几艘崭新的大型现代化深水抗风浪网箱如同蓝色的巨环,稳稳地锚定在清澈的海水中。网箱内,肥美的黄鱼、鲷鱼成群游弋,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鳞光。旁边,是专门养殖对虾和青蟹的标准化池塘,增氧机卷起白色的水花。岸上,简易但功能完备的育苗车间、水质监测站、分拣包装中心己经投入使用。
毛志刚戴着草帽,皮肤晒得黝黑,正拿着对讲机指挥着工人将一批刚刚捕捞、活蹦乱跳的极品大黄鱼装入特制的活水运输箱。箱体上,“渔鼎记 - 东海至味”的Logo简洁而醒目。
“动作轻点!氧气泵检查!水温传感器装好!”他大声吆喝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第一批以“渔鼎记”品牌、主打“活鲜首送”的精品海产,己经成功登陆了京沪穗深几家顶级生鲜电商的首页和高端超市的精品柜台。虽然价格不菲,但“活水养殖”、“限量捕捞”、“扫码溯源”的故事和实实在在碾压冷冻货的鲜美口感,迅速在追求品质的人群中打开了口碑。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与此同时,在滨海市郊的大型保税仓库里,来自1940年代龙国根据地的特级龙井、明前碧螺春被分装进印着“江南春晓”品牌的雅致茶罐;洁白如雪的上等蚕丝被小心地卷成筒,贴上“天工云锦”的标签;清亮透彻的优质桐油则被装入标准铁桶,等待着发往特定的工业用户。这些产品,正通过林小川在现代社会建立的多元化渠道,稳定地转化为支撑那个烽火年代发展的宝贵资金。
无形的经济循环,跨越时空,己然成型。一端是碧波万顷中孕育的珍馐至味和广袤土地上辛勤收获的物产,一端是维系着一个民族浴火重生的钢铁与力量。林小川站在“启明贸易”的窗前,看着楼下物流车身上醒目的“渔鼎记”标志驶向远方,仿佛看到了东海之滨那支新生的舰队,正劈开时代的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