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穿越考科举?不,我直接当主考官 > 第一百二十四章:保守派的“垂死挣扎”

第一百二十四章:保守派的“垂死挣扎”

拉回到了最残酷的现实泥潭里,然后狠狠地踩上了一万脚。

孔伯都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林知节,你了半天,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这辈子,何曾受过如此羞辱!

林知节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跟我玩偷换概念?玩道德绑架?对不起,我只信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位老兄的‘奋斗逼’指数怕是爆表了,可惜全点在务虚上了。】

就在孔伯都下不来台,场面一度陷入尴尬的喜剧氛围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响了起来。

“林教习此言,虽诙谐,却不无道理。”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竟是经世致用堂的副教习,前翰林院掌院学士,张承言!

作为公认的儒学大家,换做以前,或许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站在孔伯都一边。

只见张承言缓步而出,先是对着孔伯都深深一揖,以示尊重,然后才朗声道:“孔大人,您刚才所言‘教化为本’,承言深以为然。但您似乎忘了,我儒家先贤,并非只知空谈之辈。”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洪亮起来。

“《周礼·考工记》有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可见,圣人亦重‘百工之事’,此乃经世致用之源!”

“管子亦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试问,仓廪不实,衣食不足,何谈礼节荣辱?百花巷的改造,正是为‘知礼节’、‘知荣辱’,打下最坚实的根基!此非功利,乃是最大的德政!”

张承言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每一句,都出自儒家经典,却又首指问题核心。他没有否定孔伯都的理论,而是从儒家思想的内部,找到了更古老、更务实的源头,来为眼前的实践正名。

这是一场真正的“儒学辩论”。

用你的理论,打败你。

孔伯都听得面如死灰,张口结舌。他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经学功底,在张承言这个曾经的“同道”面前,竟是如此的僵化和不堪一击。

张承言说完,不再看他,而是转身,对着皇帝和百官,再次一揖。

“故,臣以为,经世致用堂之学,非但没有背离圣人之道,反而是真正继承了儒家‘内圣外王’之精髓。内修德行,外施良政,此方为天下正道!”

一番话,掷地有声,力挽狂澜。

皇帝李世隆看着慷慨陈词的张承言,又看了看旁边那个一脸“这下没我事了,可以继续摸鱼了”的林知节,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而又欣赏的光芒。

他知道,经此一役,保守派最后的理论阵地,也己土崩瓦解。

一个全新的时代,其理论基础与实践样板,都己摆在了他的面前。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这个“盆景”,能否变成一片“森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