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穿越考科举?不,我直接当主考官 > 第二百四十五章:“安居贷款”引发的“抢购潮”

第二百四十五章:“安居贷款”引发的“抢购潮”

通州,皇家建设银行分号。¢0`0?暁\税\惘, ¢埂?辛~醉¨全?

这座用青砖和水泥混合砌成、正面镶嵌着巨大玻璃窗的三层小楼,自打建成之日起,就成了通州城里最引人注目的新地标。它不像传统的钱庄那样门脸狭小、光线昏暗,反而开阔明亮,一排由整块木料打磨成的柜台,擦拭得油光锃亮,充满了令人安心的秩序感和现代气息。

然而,今天,这份秩序感被彻底打破了。

天还未亮,银行门口的街道上,就己经被黑压压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人潮从银行门口一首延伸到街尾,拐了个弯,又排出了数百米远。若不是有神机营的士兵在现场维持秩序,拉起了隔离线,恐怕银行那扇由上好铁木打造的厚重大门,早就在推搡中被挤成碎片了。

【我的天老爷,这……这是什么阵仗?抢金子吗?】

银行里,一个新来的、年仅十六岁的学徒,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那堪比蝗虫过境般的景象,吓得手里的算盘都差点掉在地上。

“抢金子?”一旁的老账房,是被李三思这些年轻人从原来的户部“挤”下来的,他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慢悠悠地呷了口茶,脸上露出一丝“年轻人没见过世面”的优越感,“小子,这可比抢金子疯狂多了。金子是死的,但今天咱们要发出去的东西,是活的,它叫‘希望’。”

没错,今天,正是“皇家建设银行”正式开放“希望新村安居贷款”业务申请的第一天。

消息早在三天前,就通过《大梁时报》的“新村特刊”,传遍了整个通州工地。特刊上,不仅有“希望新村”那美轮美奂的规划图,还有对“安居贷款”政策最详尽、最通俗的解释。

——“何为贷款?借钱也。向谁借?向皇家建设银行借。”

——“能借多少?凡我大运河工程之正式工人,根据工龄、工种、绩效,可一次性借得十年薪俸!”

——“利息几何?十年之期,利息仅一成!天下再无此等善政!”

——“如何还款?无需汝忧心!每月薪俸中,自动划扣,省心省力!”

——“凭此贷款,汝可得‘希望新村’二层小楼一座!从此安居乐业,儿孙满堂!”

这几句简单粗暴、却首击人心的大白话,在过去的七十二小时里,像一场剧烈的风暴,席卷了每一个工人的家庭。·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

夜里,无数个窝棚里,夫妻俩彻夜难眠,翻来覆去地盘算着自家的工龄、绩效,计算着自己能贷到多少钱,够不够买那图上画的、跟仙境一样的房子。

白天,工地上,工友们三五成群,讨论的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贷款买房”这个闻所未闻的新鲜事。有的人兴奋,有的人疑虑,有的人则在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听信孔伯都的谗言,坚定地留在了工地上。

“老王,你家那口子,不是在纺织厂当女工吗?你们两口子加起来,工龄怕是有五年了吧?这次肯定能拿下个大户型!”

“别提了!我那婆娘,昨晚就跟疯了似的,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翻了出来,连我藏在鞋底的二两私房钱都没放过!说是要凑个首付,买个带院子的!”

“首付?报纸上不是说,可以全额贷款吗?”

“你傻啊!报纸上也说了,首批房源,只有五百套!狼多肉少,能多付点钱,不就比别人机会大点吗?我跟你说,这事儿,就跟在赌场里押大小一样,得下血本!”

这种混杂着投机、焦虑和对未来美好生活极致渴望的情绪,经过三天的发酵,终于在今天,这个开放申请的日子,彻底引爆。

银行二楼,协理大臣陈凡的临时办公室内。

陈凡站在窗边,俯瞰着楼下那片汹涌的人潮,手中的茶杯微微颤抖。他的脸上,写满了震惊、忧虑,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作为这场变革亲历者的兴奋。~e/z\k!a/n.s`.!c?o?m+

“大人……这……这会不会出什么乱子?”他身后的,一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老吏,此刻的声音也有些发干。

“我不知道。”陈凡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只知道,林大人……每一次都赌对了。”

他想起了林知节在制定这个计划时,对他的警告。

“陈凡,记住,我们卖的不是房子,是一种‘资格’。一种能让底层民众,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未来的信用,提前享受到更好生活的‘资格’。这种资格,在初期,必须是稀缺的。因为只有稀缺,才会让人疯狂,让人珍惜。而当他们为了这个‘资格’而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