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调戏宫女、宫外生活不检点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了秦风与清风。末了,太子满脸恳切地求道:“如今父皇对我已心生嫌隙,不知秦公子可有解决之法?”
秦风听完,心中暗惊,这不正是历史上巫蛊之祸的前奏吗?那些奸佞小人正一步步将太子往绝境逼去。
秦风思索片刻,说道:“太子殿下,此乃奸人构陷,殿下需先稳住阵脚,切不可自乱。当务之急,是要找出这些谣言的源头与幕后主谋,揭露他们的阴谋,让皇上看清他们的真面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风也点头附和:“太子殿下,秦公子所言极是。此外,殿下还需多在皇上面前尽孝,适时展现自己的才德与担当,以正视听。切不可因这些谣言而冲动行事,以免落入奸人圈套。”
太子微微点头,神色凝重:“秦公子与道长所言,我记下了。只是如今父皇身边奸佞环绕,想要揭露他们,谈何容易。”
秦风握紧拳头,说道:“殿下放心,我会动用一切力量,帮殿下查明真相。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太子感激地看着秦风与清风:“有秦公子与道长相助,我便放心许多。若能度过此劫,他日必当重谢。”
太子满怀忧虑地看着秦风,迫切希望能得到可行的办法摆脱困境。秦风神情严肃,有条不紊地说道:“太子殿下,如今局势复杂,当务之急有以下几件事需您立刻着手。”
“其一,将陛下赐予的宫女全部交由太子妃严加管理,殿下务必自此与她们保持距离。如此一来,那些小人便再无可乘之机,无法借此污蔑您调戏宫女。这不仅能堵住他们的悠悠之口,更能彰显殿下您品行端正。”
太子微微点头,深知此举对于澄清自身形象的重要性。
“其二,向当朝有名的大儒讨教各种治国之道以及儒家学说。殿下可时常与大儒们深入探讨,展现出对学问和治国理政的热忱。同时,安排可靠之人,装作不经意间让陛下知晓此事。如此,陛下便能看到殿下您勤奋好学、心系天下的一面,对那些诋毁您的谣言自然会有所怀疑。”
太子眼神一亮,这的确是个树立正面形象的好办法,能让父皇看到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
“其三,殿下需与朝中大臣保持适当距离。当下局势微妙,小人极易诬陷您结党营私,这可是陛下最为忌讳之事。殿下务必谨言慎行,避免授人以柄,让奸佞找不到可攻击的破绽。”
太子面色凝重,意识到自己之前或许在与大臣交往中未足够谨慎,以后确实需更加小心。
“其四,殿下可借着讨教如何驱除匈奴为由,多与陛下接触。匈奴一直是大汉的心腹大患,陛下必定极为关注。殿下以此为契机,与陛下深入探讨战略战术,既能展现您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又能增进父子间的感情。如此,那些离间您与陛下关系的谗言便难以得逞。”
太子深以为然,连声称是。
最后,秦风郑重说道:“殿下,以后切勿再亲自前来,以免引人怀疑。若有要事,可派心腹之人悄悄来此问计。我与清风道长定会竭尽所能,为殿下排忧解难。”
太子感激涕零,紧紧握住秦风的手:“秦公子,此番大恩,刘某没齿难忘。日后若有差遣,刘某定当全力以赴。”
送走太子后,秦风深知自己已深深卷入这场宫廷风云之中。每一步计划都如在刀刃上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但为了阻止巫蛊之祸的发生,拯救无数人的命运,他别无选择,只能与清风一道,精心布局,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为太子、为大汉王朝寻得一线生机。
太子回宫后,立刻雷厉风行地按照秦风的建议展开行动。他将汉武帝赐予的宫女全部交予太子妃,严令其严加管束,并明确规定,没有太子妃在场,宫女不得靠近太子,书房等地更是严禁宫女涉足。太子妃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将宫女们管理得井井有条,使得那些关于太子调戏宫女的谣言不攻自破。
同时,太子开始大张旗鼓地向儒家各学派的大儒讨教治国之道与儒家学说。他每日虚心求学,与大儒们深入探讨经义、民生、政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渐渐传开了太子好学不倦的美名,不少人对太子的品行和才学称赞有加。而这些消息,也如秦风所计划的那样,不经意间传入了汉武帝的耳中。
在日常生活中,太子谨言慎行,与朝中大臣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避免给人留下结党营私的把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他都再三斟酌,行事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