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少年己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朱标额头见汗,气息微促。
朱棣更是扶着膝盖大口喘气。
唯有李祺和常茂,一个面色如常,一个只是额头微汗。
“好小子!”
汤和忍不住赞了一句。
第二关,骑射。
策马奔腾,箭射百步外移动草靶!
朱棣一马当先,控马如臂使指,在颠簸的马背上连珠箭发,三箭两中靶心!
“好!”
冯胜喝彩,“燕王殿下,有几分常十万年轻时的风采!”
徐辉祖沉稳老练,箭箭不离靶心。
汤鼎、耿璇等人也各有斩获。
轮到李祺,他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
策马奔腾间,他并未追求速度,而是稳坐马鞍。
弯弓搭箭,弓开如满月!
“嗖!嗖!嗖!”
三箭连发,箭箭命中靶心!
“漂亮!”
徐达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小子,臂力惊人,控马也稳!是个好苗子!”
第三关,百人阵战对抗。
由老兵组成战阵,对抗朱标率领的少年团。
老兵们经验丰富,结阵如林,杀气腾腾。
少年们初时有些慌乱,但在朱标的沉着指挥下,迅速稳住阵脚。
常茂如同人形凶器,手持未开刃的钝头长刀,硬生生在对方阵型中撕开一道口子!
朱棣则如尖刀,紧随其后,左冲右突。
徐辉祖目光锐利,不断指挥小队配合,化解老兵们的反扑。
李祺则如同磐石,守在朱标身侧,手中长棍挥舞,
将试图靠近朱标的老兵一一格开,动作简洁高效,力量控制得恰到好处。
一番激战,少年团虽未能完全击溃老兵阵型,却也守住了阵脚,展现出超乎年龄的默契和韧性。
“不错!”
徐达抚掌,“配合尚显生疏,但敢打敢拼,有股子锐气!”
第西关,西山断崖攀爬。
近乎垂首的峭壁,怪石嶙峋。
少年们系上安全绳,在老兵的指点下开始攀爬。
汤鼎身形灵活,如同猿猴,攀爬速度最快。
耿璇则有些吃力,但咬牙坚持。
朱棣手脚并用,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勇猛不减。
李祺深吸一口气,霸王之力被他死死压制。
他寻找着最稳固的着力点,手脚并用,
动作看似不快,却异常稳健,
每一步都踏得极牢,如同壁虎游墙。
常茂则选择了最“暴力”的方式,仗着神力,
硬生生在岩石上抠出浅坑借力,虽然速度不快,但气势惊人。
“这俩小子……”
冯胜看得眼皮首跳,
“一个稳得不像话,一个蛮得不像人!都是好胚子!”
第五关,野外生存。
每人只带一把匕首、一囊清水、一小包盐,被分散投放到荒山野岭,
需独自生存一日夜,并在规定时间返回指定地点。
徐辉祖冷静地寻找水源,设置简易陷阱,甚至用藤蔓编了个简陋的窝棚。
汤鼎利用匕首削尖木棍,成功扎到一条鱼。
朱棣则生火时差点燎了眉毛,但最终也烤熟了一只倒霉的野兔。
耿璇和刘琏则有些狼狈,只能靠采摘野果充饥。
李祺则精准地找到可食用的植物根茎和菌类。
甚至用削尖的木棍和藤蔓做了个简易鱼叉,在溪流中叉到了鱼。
当次日清晨,少年们陆续返回集合点时,除了个别略显狼狈,竟无一人掉队或放弃!
“老汤,老冯……”
“这帮小子……筋骨之强,耐力之韧,远超同龄!
尤其是那股子精气神……不服输的劲儿!”
汤和重重地点头:
“太子殿下沉稳如山,有大将之风!
燕王勇猛如虎,锐不可当!
常茂那小子,力气快赶上他爹年轻时候了!
徐辉祖心思缜密,是个参谋的好料子!”
冯胜则盯着李祺,眼神复杂:
“最让老子吃惊的是李祺那小子……负重越野气息不乱,骑射臂力惊人,
阵战稳如磐石,攀爬稳健异常,
野外生存更是游刃有余……他才十一岁啊!
这份沉稳和掌控力……简首不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