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速度,飞快地向上攀爬。
就在他即将爬到顶端,即将进入敌人射击范围的瞬间,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
他竟然松开了一只手,从怀里掏出了三颗石子!他将石子在手中一掂,然后猛地向着旁边那挺正在扫射的机枪地堡,奋力掷去!
“叮!当!当!”
三颗石子,精准地打在了机枪地堡外面的铁皮护板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那名正在疯狂扫射的日军机枪手,下意识地一愣,以为是八路军扔了手榴弹过来,他立刻停止射击,缩回了脑袋。
就是这短短一两秒的停顿!
“猴子”整个人如同壁虎一般,从他所在的云梯上,猛地一荡,竟然在半空中,首接荡到了另一架云梯之上!
他又一次探出头,做了一个鬼脸,然后又扔出一颗石子,再次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随即,他又飞快地缩了回去。
他就像一个最顽皮、也最致命的猴子,在两架云梯之间,在枪林弹雨之中,来回地跳跃、攀爬,时而探头吸引敌方火力,时而又飞快地缩回。
他用他那杂耍般的、在旁人看来是“送死”的身手,硬生生地,将那挺致命的机枪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他为主要的增援部队,创造出了一个极其宝贵的、安全的攀爬窗口!
“快!快上!”
战士们不再犹豫,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踩着云梯,奋力向上攀爬!
“噗!”
一颗流弹,还是击中了“猴子”那正在闪躲的身体,在他的小腿上,划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
他疼得闷哼一声,身体晃了晃,险些从云梯上掉下去。但他只是咬着牙,从身上撕下一块布条,胡乱地将伤口扎紧,然后,对着城下的战友们,再次露出了一个龇牙咧嘴的、灿烂的笑容。
随即,他又一次,像个真正的“猴子”一样,灵巧地向上攀爬而去,继续用他那独一无二的方式,进行着他的……战斗。
在魏大勇和孔捷的部队撕开的、那道最为稳固的缺口处,一架最为宽阔的云梯,被牢牢地固定在了城墙之上。
这里,形成了一条最壮观、也最感人的“人力传送带”。
数十名战士,如同雕塑一般,肩并着肩,紧紧地贴在云梯的两侧。他们的脚,死死地踩住梯子;他们的手,坚定地抓住扶手。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成了一道坚固的、可以抵御流弹和冲击的“人墙”。
而在这道“人墙”的中间,一箱箱的弹药、一包包的干粮、甚至一桶桶的清水,正通过战士们手递手、肩并肩的方式,从城下,艰难地、却又坚定地,源源不断地,传送到了城墙之上的阵地里。
“快!上面的机枪没子弹了!”
“接着!这是救命的磺胺粉!”
“水!魏连长要水!”
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人因为体力不支而倒下,但后面的人会立刻补上。
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人被不知从哪儿飞来的子弹击中,但他们手中的物资,却绝不会掉落。他们会在倒下的最后一刻,用尽全身力气,将它推给下一个战友。
这条用生命构成的传送带,其效率,远比任何机械都要高。
它传送的,不仅仅是物资。
更是希望,是信念,是这支军队之所以战无不胜的……灵魂。
在付出了巨大的、难以想象的牺牲之后,在无数个“栓子”、“猴子”以及无名英雄的前仆后继之下,胜利的天平,终于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倾斜。
黄昏时分。
当张大彪带领的一营后续主力,以及孔捷的新二团一个完整的加强连,终于全部登上城头,并将宝贵的弹药和补给,也一并运送上来时,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站稳了!
我军在城墙上的阵地,第一次,从一个岌岌可危的、随时可能被敌人反扑下去的“立足点”,变成了一个真正有纵深、有兵力、有持续战斗力的、坚不可摧的……桥头堡!
站在这座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桥头堡上,战士们可以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平安县城。
胜利,己经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