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之下,柴天不仅武艺超群,更兼具非凡智慧,短短时间便化解了梁山首领宋江的权威,赢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咸.鱼?看,书- _首!发/
无论是主张归顺朝廷的一派,还是坚决反抗的另一方,都对他抱有极大的信任与敬重。
加之他出身显赫,为前朝皇族柴氏后裔,这般人物若得机遇,或许真会成为另一个柴荣。
想到这些,宿太尉不禁感慨万千:“梁山有此英才,恐怕今后局势愈发复杂了。”
---
尽管内心充满不安,宿太尉始终未曾开口指责柴天,亦未参与任何争端。
他虽忠诚于朝廷,却也明白当前形势不容轻举妄动。
柴天武功盖世,气势如虹,身边更有西十八位反对招安的领袖相伴,俨然处于强势地位。
就连卢俊义这样的招安派也与他关系密切,彼此之间存在某种默契。
宿太尉能够倚仗的力量仅限于宋江及其少数亲信,这些人显然无法与柴天抗衡。
一旦冲突升级,他自身也可能陷入危险。
想起前任招安使者陈宗善的经历,便让人不寒而栗——因招安诏书措辞不当,梁山众怒难平,不仅毁诏砸酒,还伤及官员。
这教训令宿太尉记忆犹新。
于是,他强压心中忐忑,温和说道:“柴公子,朝廷虽有奸佞当道,却也急需忠良之士。
凭你的才华,若能入朝为官,未来定可位列高位。
只要你愿意接受招安,我宿元景必将竭力举荐,助你实现宏图!”
来日若公子能助陛下除去奸佞,使天下安定,公子亦能成为一代贤相,流芳百世,岂非美事?
宿太尉此言出自肺腑,真心希望柴天能为朝廷效力,将潜在隐患化为可用之才。
若能成事,宿太尉不仅完成招安大业,也能安心不少。
宋江等人听后如晴天霹雳,宿太尉承诺保举柴天至宰辅高位,实在令人震惊。.m!y.j\s,c¢h`i\n¢a^.′c`o¨m!
要知道,朝廷给梁山的条件不过些金银布帛,并无正式官职,而柴天一人竟获此承诺,足见宿太尉对其重视。
宋江眼中满是嫉妒之色,自己苦心经营梁山多年,却未得半点封赏,而柴天未曾出力,甚至阻碍招安,竟获如此厚待,实难接受。
“宿太尉,柴天野心勃勃,绝不可纳入朝廷。”宋江嫉妒作祟,当下便劝阻。
宿太尉眉头微皱,对宋江颇感不满,认为其嫉贤妒能。
柴天淡然一笑,“太尉厚爱,我心领了。
太尉诚意,我也相信。
只是如今朝廷上下,官员腐败,忠奸难辨。
即便像您这样的清官,也被排挤,难以自保。
到时您尚且自身难保,何谈护他人?再者,我是前朝宗室,朝廷对我己多防范,怎会任我高位?今日之举,只为多救几位梁山兄弟罢了。”
愿意归顺的随太尉离去,不愿者今日有柴天在此,无人能强求。
柴天目光扫向卢俊义、呼延灼等人:"卢头领本是清白官绅,若想归降也合情合理。
宿太尉若有诚意,请善待他们,莫让他们受奸佞所害。
"
此言一出,宿太尉陷入沉思。
他明白柴天立场坚定,且说得句句属实。
朝中蔡京等权臣专横,忠良多遭打压,连自己也曾屡次被排挤罢职,即便想保全众人,也力不从心。
面对柴天的首言,宿太尉只能叹息离别。
宋江见状,深知局势己变,若再迟疑必失人心。
一旦留在梁山,不仅难以立足,还会成为众矢之的。
唯有迅速集结队伍,追随宿太尉下山,才是唯一选择。
"宋大头领留步!"
正当宋江准备动身时,柴天出声唤住他。
宋江心头一紧,以为对方要发难,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看?书*屋-晓¨说_王! ^蕞`芯,蟑/踕\更,芯/哙?
"柴天,你意欲何为?"
宋江语气激动,额头青筋暴起。
"并无他意,不过是为你践行罢了。
"柴天轻笑一声,"半月前我特意前往汴梁,将高俅那厮擒回,如今正好赶上你的行程。
既然你要离开,就让高俅的人头为你的远行添彩。
"
话音刚落,柴天望向门外,高声吩咐:"林教头,将高俅押上来!"
柴天的话轻描淡写,却让忠义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