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 > 第58章 金军的仆从军减少了三万

第58章 金军的仆从军减少了三万

平州靠近金国,责任重大,我给你十万石粮草、三百架床弩,并调配三千骑兵装备加强防守。

今日缴获的五千骑兵装备,分你三千套,可组建一支精锐部队提升平州防御能力。

若有金军来袭,点燃烽火即可,幽州必全力支援。”

柴天不仅让张觉继续镇守平州,还给予大量物资支持,展现出对张觉的高度信任。

但他对此毫不在意,认为理所当然。

张觉在柴天与女真对峙的关键时刻,毅然选择站在柴天一方,帮助扭转局势。

这种行为表明张觉发自内心认同汉家身份,值得柴天信赖。

柴天对张觉的过往亦有所了解。

过去,金国曾优待张觉,授予他平州刺史及南都留守之职。

然而,张觉内心更倾向于中原汉人,最终决定归附宋朝。

宋徽宗见到张觉主动归附,欣喜万分,不仅接纳他还给予官职。

但金国对此震怒,派遣完颜阇母领军讨伐。

张觉率部击败来犯之敌,令金国震怒,改由完颜宗望亲自领兵进攻。

张觉最终兵败,被迫逃至幽州求助。

当时宋朝因惧怕金国,未敢出兵相救,仅将张觉藏匿起来。

面对金国的强硬要求,宋廷无奈将其杀害,并将首级送予金国。

张觉的两个儿子亦未能幸免。

回顾历史,张觉因信任宋朝而惨遭杀害,令人唏嘘。

柴天深知此点,当下决定倾力支持张觉。

张觉则感动于柴天的信任,主动献上平州,而柴天不仅未夺其权,反而提供了大量物资援助。

这一举动让张觉深感钦佩。

张觉镇守平州本非易事,即便金国招降他后,也仅允许其继续留守,却不给予任何实质支持,反而持续索取资源,榨取当地百姓。

然而幽州王柴天与金国不同,他虽疆域有限,却仍选择全力扶持张觉,不仅给予粮草物资,更赋予高度信任。

张觉深受触动,主动请缨,愿协助训练新军,并承诺平州丰富的兵员资源定能助柴天扩充实力。

他提议派遣精锐部队共同驻守,既能壮大自身兵力,又能保护当地民众免受压迫。

柴天听后深感欣慰,当即应允,决定派遣史文恭、秦明率骑兵五千,武松、史进领步兵五千,与张觉一道稳固平州局势。

同时着手组建新军,从中选拔优秀战士编入主力部队。

这一决策展现了双方深厚的合作意愿及共同对抗外敌的决心。

余者日后建功,另有赏赐!

史文恭、秦明等人虽为武将,擅练兵却拙于治政。

平州乃大州,人口百万,诸多事务还需仰仗张将军。

柴天此言一出,张觉心中倍感踏实。

他本为辽国进士,精于政务,领军只是兼职。

如今将练兵重任交予他人,自己则专注于军政民政,自是欣慰,拱手应道:“末将领命,定当竭尽全力!”

又行一礼道:“末将膝下有二子,年少随军,略有所成。

然末将出身文官,军事非所长,难以教导更多。

观大王羽林军多为英才,故有一愿,欲使二子追随大王,以求历练成长,将来效忠大王!”

张觉对柴天的称谓由“幽州王”转为“大王”,此为臣子对君主的敬称。

柴天闻言点头笑道:“张将军一门忠义,定能育出良才。

但羽林军常需攻坚克难,你舍得令公子受苦?”

“儿郎若不经磨砺,何以成器?”

张觉神色肃穆,显然己做好决定。

柴天见状,欣然道:“既如此,便让二子入羽林军吧。”

张觉听罢喜形于色。

身为父亲,他深知柴天雄才大略,未来必有作为。

二子若得柴天提携,日后羽林军为天子亲军,必有非凡成就。

即便抛开私心,张觉亦尽忠职守。

他深知柴天贤明,对他极为信赖。

宣和五年年末,初冬时节,幽州与平州正式融为一体。

张觉将两个儿子送往柴天身边,既希望他们能学到真本事,也成为柴天麾下一员,同时也效仿历史上的惯例,以子弟作为人质,彰显忠诚,让世人安心。

平州是大州,规模不逊幽州多少,柴天对张觉极为信任,张觉的地位在幽州己堪比一方封疆大吏。

此举对他而言,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都是一次极佳的安排。

柴天自然明白张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