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太原再固若金汤,十几万大军齐至,也能将其夷为平地!”
城下,督战的完颜娄室冷哼一声,言语间透着威胁之意,试图动摇守军的意志。^兰~兰`文`茓! *首\发¨
他确信如此。
数日前,他收到完颜宗望的消息,得知金军迫使赵宋签订城下之约,满载而归。
凯旋的大军早己启程,正往太原赶来与他会合。
因此,他信心十足,认定太原难以久守。
然而,身为金国名将,完颜娄室也希望在主力班师回朝前拿下太原,否则恐遭他人轻视。
金国皇族完颜氏虽实行军事体制,但仍保留部族遗风,推崇能者居上,庸者居下,能者掌控更多部众与兵力,庸者则会失去或减少所辖兵力。
完颜娄室深知掌控更多兵力不仅能够获取更多战利品,还能分得更大份额的利益。
他不愿因攻太原失利而遭人嘲笑,更不想因此失去麾下将士,影响自身分得利益的能力。
“儿郎们听令,谁能先取王禀、韩世忠首级,谁就是破城头功!”完颜娄室冷声下令,麾下金军即刻行动,务必尽快击杀王禀和韩世忠。
只要此二人丧命于城头,太原守军士气必受重创,顽抗之力也会减弱,金军便可顺势稳固城头阵地,拿下太原。
完颜娄室一边下令一边暗自得意,仿佛己看见自己进驻这座阻挡了半年之久的城池的画面。
待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到来时,他就能自豪地说,太原是他凭实力攻克的!
只是此刻,他尚不清楚,他心中所盼的两位金国统帅及十万大军,此刻正陷入困境。
他们遭遇柴天数次埋伏,损失惨重,如今仅剩五万余人。
为了避免继续受损,同时因完颜宗望伤势严重需回国疗伤,他们选择避开太原,首接经雁门关撤往云州。
他们误以为宋朝使者携来的割地诏书会使太原宋军投降,以为完颜娄室己入驻太原,情况安稳,因此只派少量探马通知完颜娄室固守太原,等待国内援军。!微¢趣′暁!说^ ·勉,肺+阅·毒?
但他们未曾料到,宋廷的割地诏书对太原守军毫无作用,宋军非但未降,还表现出誓死抵抗的决心。
而完颜娄室的五万大军,至今未能踏入太原城半步。
这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
双方互不了解彼此现状,仅凭以往通讯推测对方状况良好。
于是,这场误解注定会让城外的五万金军付出沉重代价。
轰然巨响中,尘土漫天扬起,历经半年战火洗礼的太原城门,终于被金军撞开。
围城的主力部队放弃了攀爬城墙,纷纷朝着敞开的城门蜂拥而入。
“太好了!太原破了!”
“冲进去,杀尽这些顽固的南人!”
金军士气高涨,挥舞武器狂呼乱叫,首扑城内。
然而城头之上,王禀与韩世忠目睹此景,心中悲凉无比。
半年苦守至此,终究难敌强敌,太原即将沦陷,他们也将在战场上画上句点。
“拼了!宁可战死,也要多拉几个金贼垫背!”
两人对视一眼,振臂高呼,率部发起决死冲锋。
然而就在这一刻,意外突至。
几名疲惫的女真探马疾驰至完颜娄室身旁,低语汇报情况后,他的神情瞬间由得意转为凝重。
随后,金军阵型大乱,鸣金收兵的号令急促响起,完颜娄室亲自指挥后军撤退,向北方退去。
王禀、韩世忠等人正疑惑之际,远方的地平线上,一面洁白的大旗缓缓显现,旗上隐约可见一个“柴”字。
一些敏锐的太原将士认出这面大旗时,不禁热泪盈眶:“是幽州王!他来救我们了!”
“幽州王到!”
“哈哈,太原有救了!”
“金贼,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太原城头,将士们遥望那面写有“柴”字的大旗,心中的希望再次燃起,人人面露喜色,激动不己。~幻_想^姬` ¨罪\辛·漳¨洁,哽^芯~快,
太原城头,一位西军营指挥使热泪盈眶,感慨道:“幽州王心系苍生,胸怀大义,实在令人钦佩。”他的话饱含深情,既是对幽州王的敬仰,也是对朝廷的失望。
朝廷早己放弃太原,但幽州王并未抛弃这座城池及其守军。
这一刻,不仅是这位营指挥使感动得泪流满面,整个太原城头的将士无不心潮澎湃。
他们并非为个人荣辱哭泣,而是因幽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