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旁立着一杆粗大的红缨长枪,背对众人默默叩拜,自称为杨家后人杨再兴,誓言加入大周军队,努力建功立业,复兴家族威名。`优-品~晓_说/徃\ *首`发!
我杨家后代,只要有能力,定能有所成就,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不像那赵宋朝廷般衰弱。
先祖在天有灵,也该欣慰了!
我这不孝的后辈身负军务,暂时无法将先祖遗骨迁回故土安葬。
待我建功归来,一定让先祖落叶归根……
山谷间风声呼啸,少年小兵的声音随风飘来。
下游处,柴天听到少年话语中的名字时,顿时目光一亮。
柴天目光闪烁的原因,是前方李陵碑前祭拜杨继业的少年,正是杨再兴!
杨家后代,手持红缨金枪,自信将开创一番伟业。
诸多线索汇聚,此人还能是谁?
自然就是历史上岳飞麾下的猛将杨再兴!
如果说高宠是《说岳》中的第一枪手,那么杨再兴便是真实历史中岳家军的第一枪手!
杨再兴原为洞庭大盗杨幺、曹成的部下,在岳飞受命平叛时,他曾与岳飞交锋,甚至杀死了岳飞的弟弟岳翻。
岳飞爱惜杨再兴的才能,亲自招降,并放下杀弟之恨,因此杨再兴归顺。
之后,杨再兴追随岳飞屡立战功,多次独自领兵出击,屡次击败金军。
他曾单骑闯阵,意图活捉金兀术,虽未成功,却安然返回。
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杨再兴的勇猛,可与三国时期的赵云媲美。
杨再兴最辉煌的战绩,是在郾城之战的小商河一役。
当时,他率领三百士兵侦察到小商河,遭遇数万金兵。
杨再兴毫不畏惧,以三百兵力与金军激战,斩杀金兵两千余人,并击毙金国万户大将撒八勃堇以及大小将领上百人。
最终因寡不敌众,加之战马失足陷入淤泥,身中数箭而亡。+h.o/n\g+t-e~o¨w^d?.~c~o^m¢
然而,杨再兴的英勇,令数万金兵为之胆寒。
金军畏惧杨再兴的威名,未敢将其遗体留存,选择焚烧处理。
然而,焚烧后仅从他身躯上便收集到两升余的铁箭头,此为确凿史实,亦获金人认可。
由此足见杨再兴之英勇无双。
他不仅武艺超群,更是一位杰出的统帅。
岳飞曾屡次派兵交予他指挥,让他分驻各地以对抗金军。
杨再兴善于随机应变,每战必胜,重创敌军。
按原历史进程,杨再兴的崛起本需时日,但在这改写的历史里,赵宋己灭,大周兴起。
杨再兴并非曹成、杨幺麾下的草莽,而是投身行伍,成为柴天麾下一员骁将。
柴天登基后事务繁杂,无法详察每位将士背景,得知杨再兴身份亦属自然。
即便未曾于此邂逅,杨再兴之名亦将传至柴天耳中,因其非凡才能终会显露于沙场。
大周推崇功绩,杨再兴定能建功立业,跻身朝堂。
如今既相遇,柴天遂对其稍作勉励。
察觉身后有人靠近,杨再兴回首,见一银袍银铠的高大青年在众多将领陪同下缓缓而来,便知来者乃柴天,单膝跪拜道:“臣杨再兴参见陛下!”柴天微笑示意起身,并承诺妥善安置杨家先祖陵墓,为其举行祭礼,嘱咐杨再兴安心杀敌报国,不负家族盛名。
杨再兴听闻天子之言,年轻的面庞上满是激动、感恩、惊讶与振奋交织的神情。
激动于天子威名赫赫,却只听他说话一次便记住了自己的名字;
感恩于天子亲自下旨迎回杨老令公的陵寝,并举办国葬祭礼,是对杨家先人的莫大肯定;
惊讶于天子平易近人,毫无帝王的架子,自己不过是一名初入军伍的小卒,却受到这般礼遇。
即便未来将成为名震天下的将领,此刻的他依旧是个刚入军营的少年。·搜*嗖·小/说?王′ ·勉¢沸-悦/渎!
振奋于天子对自己的勉励,让他以自身能力建功立业,无愧于杨家威名。
诸多情感涌上心头,杨再兴激动得面颊泛红,朗声说道:“杨再兴必当英勇杀敌,不负圣恩,不负杨家威名!”
说完,他握紧手中的红缨金枪,退至一侧,与天子及诸将一同祭奠杨家令公。
随后,西军大将杨可世与杨再兴攀谈起来,经核查家族谱系,得知杨再兴是杨可世的族侄、杨志的远房族弟。
杨可世对这位晚辈颇为喜爱,正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