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
吴玠、吴璘率领的两万平西军和定西军正赶往增援高宠。
另有五万天武军、神卫军由徐宁指挥,紧随三千羽林军冲锋。
徐宁的精锐步兵骑马跟随,待近阵时下马战斗。
若从空中俯瞰,虽周军人数远少于金军,但在多个战场展现独特优势。
“将军,大事不妙!柴南蛮全面出击,我军各部受挫,无法协同阻击。”
金兀术刚回营地,听闻消息脸色骤变,急忙登上瞭望台。
环顾西周,金军虽兵力占优,却处处被动。
高宠一人就令萧仲恭的三万铁山军阵脚大乱,此时吴玠、吴璘的两万平西军、定西军己骑备马抵达,从高宠开辟的缺口突入。
铁山军前方几队瞬间崩溃,向后方和两侧溃逃。
后面的方阵见状亦慌忙溃散。
高宠乘势策马挺枪,迅猛出击,梨花踏月白一声长嘶,似龙吟般嘹亮,化作一道残影,带着他首逼辽国大将萧仲恭背后。
“哼!”高宠一枪挥出,萧仲恭身旁的亲兵纷纷中枪倒下,令其身后愈发空旷。
萧仲恭回头瞥见,顿时惊得魂飞魄散,冷汗淋漓:“将军且慢动手,有话好商量。
我姓耶律名余睹,辽人出身,更是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的亲戚,贵国天子亦是我辽人女婿,咱们也算有些交情。”
情急之下,萧仲恭想起另一位曾投降金国的辽国重臣。
他试图借耶律余睹与耶律余里衍的关系,求得南蛮小将手下留情,停止追击。
同时,萧仲恭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当年他在辽国时,便是个奸佞之人,排斥异己、贪赃枉法,甚至构陷忠良,害死了天祚帝的一位皇子。
在女真尚未建国时,他因收受女真贿赂,故意放任其发展,最终导致完颜阿骨打势力壮大。
护部达岗一役,辽国天祚帝亲率七十万大军惨败,辽国覆灭,萧仲恭难辞其咎。
若非萧仲恭助纣为虐,女真或许早己被平定,辽国虽腐朽,也能多存续些时日。
后来,金国日益强盛,辽国濒临灭亡,萧仲恭干脆投降金国,并为金军引路,逼得旧主天祚帝流落夹山,沦为野人!
可以说,萧仲恭是辽人心中的叛徒,耶律余里衍的宿敌!
耶律余里衍乃当今天子柴天未及婚配的后妃,萧仲恭自然成了大周的敌对之人。
因此,萧仲恭不敢暴露身份,谎称自己是耶律余睹。
历史记载中,靖康之难时,金国派遣耶律余睹为主使,萧仲恭为监军,前往汴梁面见赵宋天子赵桓。
赵桓意图招揽耶律余睹,私下用蜡丸传递书信给他。
然而,还未拆阅,就被萧仲恭告发。
后来金军再次攻打北宋,赵桓暗通耶律余睹之事,成为金国攻宋的借口之一。
相比耶律余睹的无奈降金,萧仲恭则是彻头彻尾的辽国叛徒。
此刻,他只能借耶律余睹之名向高宠求饶。
高宠听罢冷笑道:“萧仲恭,你以为我是傻子?我大周的情报岂会不知金军将领的布局?难道我还看不懂你将旗下那个‘萧’字?”寥寥数语,令萧仲恭心惊胆战。
本想侥幸逃脱,却露出诸多破绽,更没想到高宠如此机敏。
最终,高宠挥舞虎头枪取下他的首级。
萧仲恭死后,铁山军彻底崩溃,士兵纷纷逃向金军营寨,引发其他战场金军的溃败,呈现全线撤退之势。
金兀术见状,从瞭望台怒喝:“任何败军接近营寨五百步者格杀勿论!”随即命令重甲骑兵“铁浮屠”出击。
“重甲铁浮屠,出击!”
金兀术伫立在瞭望台,沉声下达命令。
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但局势的发展却远超他的预期。
起初,他计划以十万铁骑缠住柴天的五万精锐骑兵,再用十几万步卒迎击柴天的步兵。
最后,由五万精锐骑兵压阵,其中一半是重装铁浮图,另一半为拐子马。
轻重甲骑协同作战,铁浮图列阵前行,彼此以铁链相连,即便柴天的羽林军再骁勇善战,在面对连环铁浮图时也会难以突围。
要突破铁浮图的防线,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所有铁浮图尽数战亡。
而一旦两万五千铁浮图全部牺牲,三千羽林军恐怕也会损失殆尽。
届时,柴天将成为孤家寡人,哪怕两万五千拐子马每人只射一箭,也能轻易致其于死地。
而柴天一死,他手下的十余万步骑必然军心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