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 > 第143章 让天下焕然一新

第143章 让天下焕然一新

后,李纲随即挥手示意。

人群中,大周乐官铁叫子乐和高声呼喊:"奏乐!"

随着这一声号令,汴梁城外顿时响起气势磅礴的音乐。

此乐源自唐代,是最高规格的大乐——秦王破阵乐。

秦王破阵乐起源于初唐时期。

彼时大唐初建,李世民受封秦王,领军征战西方,统一江山,功劳卓著。

班师回朝后,唐高祖李渊特意为其制作了这一节目,以示表彰。

从唐高祖至五代十国,秦王破阵乐一首是朝廷最庄严的乐章,仅用于极为隆重的场合。

相比后来广为流传的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的地位更为崇高。

能使用此乐者,必有过人的功勋。

它如同泰山封禅般神圣。

此刻,大周军民以秦王破阵乐欢迎天子柴天归来,足见民心所归,柴天之功不逊唐太宗。

柴天听出乐谱后亦展颜笑道:"此乐不仅为朕奏响,更是为你们这些浴血奋战、灭国建功的将士们!"

柴天话音刚落,忽然听见铁叫子乐和等人齐声高唱,一段宏大的旋律随之响起。

这乐声仿佛是《秦王破阵乐》的开场,但渐渐地,它发生了变化,比原曲更为雄浑壮丽。

连歌词也不同于《秦王破阵乐》,显然是全新创作的内容。

毫无疑问,这首新曲和新词远远超越了《秦王破阵乐》的规模。

此时,数万人共同吟唱这首新曲,数千乐师同时演奏出更加震撼的音乐。

聆听之下,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奔赴战场,追随歌词中描述的那位圣明天子,扫平天下!

愿为君赴汤蹈火,持剑为君而战!

显然,这首新曲歌颂的是力挽狂澜、横扫北方的大周天子柴天。

柴天瞬间明白,这并非《秦王破阵乐》,而是专为他打造的新曲。

若按《秦王破阵乐》的标准命名,可能会称为《柴王破阵乐》。

不对,柴天如今己是大周皇帝,所以这首曲子应命名为《周皇破阵乐》。

果然,乐章结束后,李纲与乐和等人面容庄重地走上前说道:“此曲乃臣等根据陛下功绩所作,旨在歌颂陛下伟业,流传后世。

我们斗胆将其命名为《周皇破阵乐》,请陛下定夺。”

柴天听罢,心中早有预料,点头道:“就照此命名。”

“臣等提议,《周皇破阵乐》从此成为我大周国乐,在重要庆典时必定奏响,以彰显陛下开创盛世的功德以及我大周的文治武功!

不知陛下对歌词是否有异议?若有,我们愿意进一步修改完善。”

李纲等人继续说道。

柴天稍加思索,觉得这首《周皇破阵乐》确实气势磅礴,能激励人心,用作国乐完全合格。

这周皇所作的《破阵乐》词谱,由李纲召集众多乐曲名家及翰林才子共同推敲而成。

其文风摒弃了赵宋时期的奢靡婉约,既展现了大周的文化底蕴,又不失刚毅与豪迈。

这一作品堪比岳飞所作《满江红》,气势磅礴,如雷贯耳。

其中隐约可见辛弃疾词风的影子,但辛弃疾尚未来到这个世界,若他生于此时,或许就不会写出后世那些充满悲壮情怀的诗词。

他生活的年代不会有北方的外敌入侵,也不会有金戈铁马的战乱,更不会有国耻家恨。

尽管如此,柴天并不认为二十多年后的辛弃疾会因此留下遗憾。

凭借辛弃疾的才情,即使处于太平盛世,他依然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诗篇,只是内容会更加积极向上。

同样,岳飞也没有机会创作出那首流传千古的《满江红》。

因为在柴天的时代,赵宋己灭,金国也被平定,岳飞的愤懑之情无从抒发。

总体而言,大周新朝正如《破阵乐》所表现的那样,充满希望与活力,即将引领天下百姓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不仅是柴天,就连李纲等臣民,对大周新朝的期待甚至超过了柴天本人。

自古以来,从未有人能如柴天这般天资卓越、文武双全,心系百姓。

短短数年间,他便扭转乾坤,让天下焕然一新。

现今,大周势如破竹,北国己平,西夏将亡,高丽败退,反王田虎也被擒获。

两万里疆土,无不臣服于大周威严!

即使汉唐鼎盛时期,也难以企及今日大周的辉煌。

要知道,汉武帝虽拓土开疆,却耗费文景之治积蓄,几乎榨干百姓,最后不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