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年少经验不足,难以压制部下,导致西方叛乱,最终郁郁而终。
这时,张议潮的外孙女婿曹议金站了出来,接手这一局面。
曹议金上任后,废止敦煌国称号,恢复唐朝归义军名号,归附中原王朝,担任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掌控瓜、沙二州军政事务。
正值中原节度使割据一方、五代十国局面混乱之时,瓜、沙二州东临回鹘,西接于阗,在周边六蕃环绕之下。
他(王钱好)洞察形势,采取和亲策略,先后与回鹘、于阗联姻;同时交好世家豪族,稳固内部政权;还发展农牧业,让百姓安居乐业。
自那时起,曹议金的后裔——瓜州曹氏,便世代掌控瓜沙两地权力,以瓜州为中心。
此时,瓜州曹氏得知大周天子西征,甘州与肃州均臣服于那位天子后,曹氏后人就曹氏未来走向展开了争论……
“依我看,我瓜州曹氏既然继承了归义军的传统,也曾属于大唐的一部分。
如今大唐虽己衰落,但大周承继其正统地位,是中原真正的主人。
如今大周天子率大军西进河西走廊,连甘州回鹘这样的强敌都被打得节节败退,短短数日便沦陷。
肃州龙家更是未等大周军队抵达,便主动投降,全境献出。
不仅如此,肃州龙家的家主己被封为归义伯,其甲士也改编为武威军。
虽失去部分自主权,但顺应潮流,主动投靠大周,不失为明智之举。
若等到大周天兵攻破瓜州,到时我们恐怕连阶下囚都做不得!”
瓜州城主府内,一位中年男子捋着长须,愁眉苦脸地叹息着。
他满心不甘,只因在这次曹氏家族会议中,他支持主动归附大周的决定。
然而,他并非曹氏家主。
瓜州,曹氏家族的城主府内。
曹德元,作为曹氏的家主,在表达了他对归顺大周的态度后,立刻得到了许多族人的支持与呼应。
“家主所言极是,瓜州与沙洲,皆是我曹家先祖历经艰辛开辟而来。
归义军的称号,也是我曹家承袭至今的荣耀。
那大周天子竟将归义伯的称号授予肃州龙家,这分明是对我们曹家的轻视!”
这样的朝廷,我们曹家为何要臣服?
“没错,瓜州即使曾属中原,那也是大唐时期的旧事了。
如今的中原大周朝廷,己非昔日的大唐,与瓜州又有何关联?”
“敬他为中原天子,我们可给予些许军资作为馈赠。
若想让瓜州成为他的领土,恐怕还得另作打算。”
“听闻这位大周天子西征,仅带十万大军。
而瓜州沙洲两地兵力加起来便有三西万,更不用说向西还有龟兹、高昌,这两地的实力远胜我瓜州沙洲,至少也能集结十余万大军。
加上近日路过此处的甘州回鹘药罗葛可汗带走的部分残军,若我们联合出兵,至少能凑出二十万大军。”
“中原若想经营河西,需漫长补给线支撑,而我们在家门口即可布防。
这意味着周天子难以从中原调配足够的粮草、物资和兵员。
我们却能轻松组织防御。
以二十万对阵十万,又占据主场优势,胜算尽在我们手中。”
曹家部分族人不愿放弃现有的权力地位,纷纷出言附和。
他们脸上满是愤慨之色,仿佛遭受了莫大委屈。
但曹家家主的弟弟曹德深见此情景,立刻明白这些人打着怎样的算盘。
他无奈摇头,叹息道:“你们怎能只顾眼前小利,不顾长远祸患!区区一个归义伯的头衔有何意义?只要我们献上瓜沙二州归顺中原,侯爵之位怕是唾手可得。”
若因一时短视追逐蝇头小利,致使与中原天子交恶,恐终将成为曹家覆灭之由。
西夏虽有强兵劲旅,十万铁鹞子与三十万铁骑,仍难逃败亡命运。
仅凭河西数方势力,又怎能抗衡大周?
曹德深似虑族人心志偏狭,故坦言:“不愿归附亦无妨,然为保曹氏香火绵延,吾辈须另寻出路。
我意投诚大周天子,望诸君莫加阻挠。”
此言既出,曹德元等家主顿时心生不满。
曹德深一支统领数千族兵,若携众而去,曹家实力必损至少五分之一。
此后无论与柴天议和,或与周边诸国联盟,皆失重要筹码。
盟友间本就利益牵绊,兵力即权衡尺度。
曹德深此举无疑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