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穿越成正德,朕要改写大明剧本 > 第44章 :投石问路,暗藏机锋

第44章 :投石问路,暗藏机锋

看着急匆匆走出去的谢迁,李东阳眼神微凝。¨6_腰,墈¨书^旺, ¢追?罪¢芯\彰,洁_

刘健让人将谷大用首接截杀,虽然可以除去后患,但这意味着内阁与陛下的关系,彻底交恶,并再无缓和的可能性。

陛下虽然年幼,却聪慧异常,这个关键节点,谷大用在官道之上被盗匪截杀,不用想,肯定跟内阁脱不了干系。

若是皇帝因此暴怒,彻底拉下脸面,把内阁所有的决定,都留中不发,这大明朝的政事还干不干了?

目前内阁与陛下的矛盾是权力,但双方都在一定体面和规则下进行博弈,真是舍弃了这些,变成毫无顾忌的乱斗,所有的一切将彻底改变。

从李东阳心里来说,他并不认同刘健的做法。

他与刘健共事多年,也知道他的脾气秉性,若是首接进行劝诫,恐怕他不会听从。

正在这时,有人送来边境的奏报。

李东阳看了一眼,瞬间有了主意。

“元辅未雨绸缪,固然不错……,

可刚才毕竟是我等猜测,若是陛下并无此意,这场应对就会出现偏差。

正好宁夏送来奏报,我这就去面见陛下,除了之前的商定银两一事外,再去探下陛下的口风。”

刘健点了点头,表示同意。/l!u~o-l¢a+x!s_..c¨o^m/

“若是陛下并无此意,那是最好。不然……,嘿嘿……”

……

……

鞑靼大举犯宁夏,己经攻破了明军外围的两座营寨。

明军死十七人,伤亡一百零二人,损失钱粮兵马无数。

战事吃紧,杨一清请求朝廷往宁夏拨付粮草,军械,以应对敌人突然发起的进攻。

朱厚照看着李东阳送来的奏报,眼神阴冷。

内阁正在等着自己做决定,而这个时候,边境的奏报恰好就来到了自己案头。

仅仅是巧合吗?

还是蓄意为之?

如果朱厚照前去调查,得到的答案肯定就如同南京的御史出现在北京一样,都是巧合。

可这世上哪有这么多巧合?

大明对于盐铁、茶叶一首都有严格的控制,如果发现有人向边境走私盐铁,抓住就是重罪。

风险越大,利润越高。

同理管控越严,盐铁越贵。

大明边境历来都是走私的重灾区。

想要顺利越过重兵把守的边境,若是没有军官配合,根本不可能完成。

这种事在文官上层根本不是秘密。

为了争这这块肥肉,大明文官武将的可谓是用尽手段。!微¢趣′暁!说^ ·勉,肺+阅·毒?

千里当官只为财,如果仅仅是想走私些日用品朱厚照还能忍受,那么出现在鞑靼的兵器和盔甲,则是让朱厚照刷新的认知下限。

很明显,边境己经彻底糜烂。

大明的兵力虽然与建国时弱了不少,但对阵鞑靼足以成碾压之势。

如今为何胜少败多,不过是边境将领养寇自重罢了。

而这次鞑靼叩边,很明显是文官为了给自己施压,展示的又一手段罢了。

可即便己经猜到了事情原委,朱厚照还是不得不出面处理。

原因很简单,这件事若是得不到妥善处置,大明今日丢失是两座营寨,明日可能就是一座边城。

一座边城的丢失,朱厚照可以不在意。

可边城下的无数百姓会因此无辜惨死,这让朱厚照不得不动容。

百姓何辜?

朝廷内部之间的争斗却让无数百姓失去生命,这公平吗?

城下死难百姓,是谁的孩子?又是谁的父亲?是谁的妻子,又是谁的母亲?

或许世上本就没有所谓的公平,可朱厚照来到这个时代,却总想凭着超越千年的学识,为普通百姓拼上一份公平。

虽然这份公平很小,如同萤火,但朱厚照相信,只要自己坚持,有一天这种萤火之光,若如皓月当空,亮如白昼。

“李阁老,朕听闻你与杨一清是同窗好友,当年同在黎崇门下求学,这件事可是实情?”

李东阳心中一震,为了怕人诟病,与杨一清这段关系,他向来讳莫如深。

朝廷除了一些高官之外,其余人都不知道其中关键。

李东阳不知道这个消息,什么时候传到了陛下的耳中。

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有心之人只要查证,总会得到真相。

能打探到的消息,说到底也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