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本想慢慢规劝先帝,让事情回到正轨。
可谁曾想到,这件事情发展太快,快的超过他们的预期,也超过他们的想象。
“你我自然没有想过,可是元辅细想一番,此事,于乔有没有牵扯到其中?”
“于乔?”这番话一出,轮到刘健面带愁容,“于乔,安敢如此……”
或许想到了某些往事,刘健语气中明显没有刚才自信。
“内阁三人中,于乔与张太后的关系最是亲厚。元辅这个决定,不过是我,恐怕就连于乔也不会同意。”
刘健目光微凝,往事一幕幕,浮现在心头。
当初张太后婚后几年无子,御马监左少监郭镛请预选淑女,等孝宗服除后在其中选两名女子为妃。
当时的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谢迁就上言说:“六宫之制,固所当备。而三年之忧,岂容顿忘。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奈何遽有此事?”
意思是说,皇帝选妃,自然是应当遵守,可宪宗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居丧的草庐还是新的呢,怎么就谈起选妃的事来了?
先帝号称以孝治天下,曾经定下了为宪宗皇帝守孝三年之制。
“三年不鸣钟鼓,不受朝贺,朔望宫中素服”。
因此,谢迁既有这么一说,选淑女以备嫔妃之选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
这也间接造成了先帝终其一生,只有张太后一个妻子的现实。
从这件事开始,张太后就对这个翰林院侍读颇为满意,屡次在先帝面前谏言。
谢迁也因此被先帝赏识,首到进入了内阁之中。
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张太后对谢迁有提携之恩。
“于乔深明大义,岂能因为小恩小惠,而坏了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