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战士们尚未出操,李云龙和赵刚便骑马前往总部。\幻~想`姬? _无~错^内?容!
经过两小时行进,二人抵达大夏湾时,会议即将开始。
他们先后向首长致意,在师长、旅长身后坐下。
副总指挥和参谋长见参会人员到齐,宣布会议开始。
副总指挥神情严肃,通报最新情报:“同志们,此次日军扫荡与以往不同。
从兵力调动看,敌人来势凶猛!
他们计划在晋察冀边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大扫荡,首要目标是摧毁我总部指挥机关、消灭我们师。”
他稍作停顿,看向李云龙,“这大概率是为报复李云龙新一团全歼日军观摩团一事。”
话音落下,在场师长、旅长、团长及政委纷纷将目光投向李云龙和赵刚,李云龙神情中显出几分自豪。
副总指挥话音刚落,参谋长接过话头:“据情报所示,日军此次将推行‘三光政策’,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企图以‘宁可错杀不过放一个’的残酷手段瓦解我军民基础。
对此,我们必须明确:作战时首要任务是掩护老百姓转移,保障他们的安全。”
参谋长展开军事地图,进一步说明情况:
“情报显示,日军此次投入 6个师团、8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约 10万,正构筑合围圈,想以‘拉网式’战术对我们晋察冀边区进行清剿。
参战部队包括熟悉地形的伪军、我们的老对手第西旅团与第二十九旅团,
更有第 22旅团黑岛骑兵联队、装甲车步兵联队、特务连,以及山本特战队这类特种部队。/躌+4?墈?书¢ _追*最.新-璋¨結.
大家谈谈有什么应对办法。”
首长话音落下,会场陷入短暂沉默。
某旅旅长率先开口:“日军此次‘拉网式’合围来势汹汹,咱们得避其锋芒。
我建议各团以营连为单位分散突围,先化整为零跳出包围圈,再寻机集结。”
话音未落,另一位团长接过话头:“分散突围虽能保存实力,但群众转移需要掩护,咱们得留部分兵力牵制日军主力。
就像新一团之前打阻击那样,用小股部队诱敌,主力护着百姓往深山里撤。”
“这主意可行,但得算准日军推进速度。”参谋长在旁补充,“情报说黑岛骑兵联队机动性强,咱们的转移路线得避开开阔地,多选山地隘口。”
讨论持续深入,有人提出“地雷战与地道战结合”,
有人建议“利用晋察冀的复杂地形设置伏击圈”,
还有人主张“提前坚壁清野,让日军‘三光’政策扑空”。
众人争得面红耳赤,却始终围绕“保存有生力量”“护佑群众安全”“迟滞日军攻势”三个核心展开。
因会议内容牵涉边区存亡,众人浑然不觉时间流逝。′我~地,书\城* /追?醉^歆,漳+結¨
会议一开就是好几个时辰,从早开到晚众人饭都吃不上。
经过多个小时的会议。
会议最终决定采用以连为单位分散突围,掩护群众撤离后,跳出包围圈再寻机集结的策略。
同时还确定了各团的突围路线,
新一团此次突围路线的终点为赵家峪。
鉴于新一团周边局势危急,日军己形成包围态势,
首长命令赵刚和李云龙先行返回,立即组织部队撤离,并连夜转移群众,
要求务必在日军扫荡前行动,避免陷入被动。
临行前,李云龙将一份报告交给副总指挥,说道:
“首长,这是我与山本特战队交手后,根据经验分析出的日军特战队特点和应对办法,请您审阅。”
正忙碌的副总指挥闻言一愣,下意识接过报告查看,随即露出激动的神色:
“李云龙,你这次立了大功!
这份报告价值极大,你干得漂亮!”
参谋长闻言疾步上前查看,镜片后的眼神瞬间锐利。
当看到山本特战队具备电台侦测技术的分析段落时,他下意识扶了扶眼镜,指腹在关键处反复按压:
“原来鬼子有这种技术,难怪近半年三次转移指挥部都被日军咬住!”
“独立团在杨村遭遇,与鬼子观摩团的事,足矣说明这支山本特战队,确实很有可能具备这种技术,否则不可能这么清晰的知道我们总部的位置!”
“是啊,若鬼子在扫荡中使用,后果不堪设想。”副总指挥心有余悸地对众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