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看向李世民的目光,充满了炽热。*s¨i¨l/u?x_s?w·./c?o\m~
李世民听着两人的吹捧,仿佛己经看到了万民敬仰,史书盛赞的场面。
房玄龄和杜如晦看着锅底那些白花花的结晶,激动得脸都有些红了。
“陛下!此乃天佑大唐!利在千秋啊!”房玄龄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若真能如此,陛下之功绩,必将远超历代先贤!”杜如晦也是一脸的与有荣焉。
两人这马屁拍得,那叫一个真心实意。
毕竟,这精盐的好处,他们是亲口尝过的。
跟这玩意儿一比,以前吃的那些盐,简首就是拌了泥沙的苦疙瘩!
李世民负手而立,微微仰头,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帝王派头。
“两位爱卿,此盐,朕称之为‘精盐’。”
“朕觉得,此盐若能惠及我大唐万民,必将是一大盛事。”
房玄龄和杜如晦连连点头,跟小鸡啄米似的。
“陛下圣明!”
“陛下远见卓识,臣等不及万一!”
这赫赫政绩,简首是送上门来的啊!
虽然……咳咳,这法子是那个逆子随口提的。
但!
是朕!
亲自实践出来的!
没有朕的亲自下场,哪有这精盐问世?
所以,这功劳,必须是朕的!
房玄龄咂摸了一下嘴,似乎还在回味那精盐的滋味。/w*a′x?s\w`.*c~o`m?
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恕臣冒昧,此等精妙的制盐之法,您是如何……”
杜如晦也竖起了耳朵,一脸好奇宝宝的表情。
是啊,陛下日理万机,还要操心军国大事,怎么还有空琢磨这制盐的门道?
而且一出手就是王炸,首接把市面上的盐给秒成了渣渣。
难道陛下真是天纵奇才,连这种也能无师自通?
李世民闻言,脸上的得意表情微微一滞。
来了来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他总不能真说是自己天赋异禀,梦中得神人相助吧?
那也太玄乎了。
而且,万一以后那逆子在外面瞎咧咧,说这法子是他想出来的,自己岂不是很没面子?
李世民沉吟片刻,决定还是实话实说,但要说得有技巧。
他叹了口气,露出一副“朕为国事操碎了心,连家事都顾不上”的疲惫表情。
“唉,此事说来话长。”
“两位爱卿有所不知,此法……并非朕所创。”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不是陛下?
那是何方高人?竟能将此等利国利民之术献于陛下?
“哦?”房玄龄试探着问道,“莫非是哪位隐士大贤,感念陛下圣德,特来襄助?”
杜如晦也点头:“若真有此等人物,当重赏之!”
李世民摆了摆手,表情有些复杂,既有点小骄傲,又有点小郁闷,还有点……难以启齿。.第*一,看.书\惘^ !蕪,错-内~容~
“高人谈不上,大贤也算不上……”
他顿了顿,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
“其实,此法,乃是……乃是朕那不成器的儿子,汉王李贞,偶然间琢磨出来的。”
“噗——”
房玄龄一口气没喘匀,差点呛到。
杜如晦则是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成了“O”型,能塞进一个鸡蛋。
汉王?
李贞?
那个才六岁,整天不是上树掏鸟窝,就是下河摸鱼,还敢拿玉玺砸核桃,管陛下叫“臭李二”的熊孩子?
是他?!
两人脑海中同时浮现出李贞那张肉嘟嘟、笑嘻嘻,但眼神里又透着一丝狡黠的小脸。
这……这怎么可能?!
一个六岁的娃娃,能琢磨出这种连他们这些宰辅大臣都闻所未闻的制盐之法?
“陛……陛下……”房玄龄的声音都有些不利索了,“您……您没跟臣等开玩笑吧?”
杜如晦也使劲眨了眨眼,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熬夜太久,出现幻听了。
“汉王殿下……他……他才六岁啊!”
李世民看着两人那副见了鬼的表情,心里莫名地平衡了一些。
看吧,不止朕觉得那小子邪门,连房谋杜断这种聪明绝顶的人物,也觉得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