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把房玄龄、杜如晦这些老狐狸问得哑口无言时,他们彻底傻眼了。
这哪里是个六岁的孩子?
这分明是个披着孩童外衣的妖孽!
崔民干看着端坐在上首,小大人一般发号施令的李贞,额头上冷汗都下来了。
他原以为,汉王不过是陛下推出来的挡箭牌,真正的主意,肯定还是出自陛下或者那几位宰相。
可现在看来,他们都错了,大错特错!
这位汉王殿下,不仅是提议者,更是实实在在的主导者!
看着李贞那张稚嫩却又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小脸,崔民干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他仿佛看到,传承了数百年的世家门阀制度,正在这个六岁孩童的谈笑风生之间,土崩瓦解。
…………
弘文馆偏殿内,气氛依旧压抑。
崔民干、卢承庆、李德奖、郑元璹这几位世家大佬,还沉浸在被六岁李贞支配的恐惧中。
“这……这科举改革,怕是真的要推行了。”卢承庆声音干涩。
“那活字印刷,若真如汉王所言,成本降低十倍……”李德奖眉头紧锁,“我等世家垄断知识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
崔民干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想起前几日收到的密报,关于那神秘的“精盐”和“杂交水稻”。
一开始他是不信的。
精盐?比他们崔家秘法提炼的还要白,还要细?
杂交水稻?亩产千斤?开什么玩笑!
可当样品和更详细的情报摆在他面前时,他不得不信了。
那盐,白得晃眼,细得如沙。
那稻谷,颗粒饱满得吓人。
据说,都是出自这位年仅六岁的汉王之手!
“诸位,”崔民干缓缓开口,“科举之事,我们怕是挡不住了。”
众人默然。
“陛下心意己决,汉王……汉王更是个妖孽!”崔民干想起李贞那张稚嫩却充满威严的脸,就一阵心悸。
“那我们……”郑元璹有些不甘。
“此子,断不可小觑。”崔民干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我己经派人去打探那制盐和水稻的秘方,无论如何,要弄到手!”
“至于眼下,”他顿了顿,“朝廷缺粮,我等世家,当‘主动’献上一批平价粮,以示诚意。也算是……缓和一下关系。”
清河崔氏的家主崔彦穆,是崔民干的族弟,此刻也点头道:“兄长所言极是。另外,太子殿下那边,我们是否也该……”
崔民干眼中精光一闪:“不错,太子仁厚,将来必登大宝。汉王虽妖,但毕竟年幼,根基尚浅。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