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穿越古代赤贫农夫养家记 > 第117章 干旱来临,河水枯竭

第117章 干旱来临,河水枯竭

初夏的脚步方才踏稳,一场突如其来的、旷日持久的酷热便席卷了整个青石村及其周边的广袤土地。/叁·叶_屋¨ ,罪,辛`璋.结*庚*欣!哙`

天空,像是被一块巨大的、烧红的烙铁覆盖着,一连十几日,都见不到一丝云彩,更不用说期盼己久的雨水了。

火辣辣的太阳,从清晨到日暮,都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将最后一丝水汽都蒸腾得无影无踪。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燥热和呛人的尘土味。

风,也似乎被这酷热吓跑了,田野间一片死寂,只有偶尔卷起的旋风,将干枯的草叶和沙砾吹得漫天飞舞。

村里的老人们,活了大半辈子,都说从未见过如此反常的、来得如此早、也如此凶猛的旱情。

最初,村民们还只是像往常一样,抱怨几句天气的炎热,盼着老天爷能早日降下甘霖。

他们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照料着田地里那些承载着一年希望的禾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份最初的淡定,渐渐被越来越浓的焦虑所取代。

十天。

二十天。

一个月。

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天空依旧是那副铁青的、不肯落下一滴雨水的模样。

土地,彻底干裂了。

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如同猛兽爪牙般的裂痕,遍布在田间地头,最宽的地方甚至能伸进一个成年人的拳头。*晓_说~C¨M^S. ,耕′薪′蕞¨哙`

那些刚刚拔节、本该是翠绿欲滴的禾苗,在无情的炙烤和干渴的折磨下,叶片早己卷曲、枯黄,如同被霜打了一般,蔫头耷脑地垂着,失去了所有的生机。

村里那几口公用的浅水井,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最初还能打上来一些浑浊的泥浆水。

到后来,打上来的,就只剩下半桶带着腥臭味的黑泥了。

再后来,就连黑泥也见不到了,井底彻底干涸,露出了龟裂的井壁。

村民们开始真正地恐慌起来。

“老天爷啊。这是要绝咱们的活路啊。”

“再不下雨,地里的庄稼就全完了,咱们下半年吃啥哟。”

“别说庄稼了,再这么下去,怕是连人都没水喝了。”

绝望的哀叹和哭喊声,开始在村子的各个角落里响起。

张大山的心情,也随着这日益加剧的旱情,变得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

他家那五亩原本的劣田,虽然因为有龙骨水车的灌溉,情况比村里其他旱地要好上许多。

但水车的运转,完全依赖于清河的水量。

而此刻的清河,也早己不复往日的模样。

那条曾经滋养了青石村世世代代的母亲河,如今变成了一条孱弱的、几乎快要断流的小溪。

河道大幅变窄,露出了大片大片干涸的河床和被烈日晒得滚烫的卵石。!二/叭.墈?书·旺/ *罪_歆+璋`节.更¨歆¨筷_

水流变得异常平缓、浑浊,甚至在一些水浅的地方,己经可以看到水底那些挣扎着向上吐着气泡的鱼虾。

张大山家的龙骨水车,虽然依旧在铁牛和石头的轮流驱动下,嘎吱嘎吱地缓慢转动着。

但它下端的刮板,己经很难再从那浅浅的河道里舀起足够的水量了。

引到田里的水流,也从最初的哗哗作响,变成了断断续续的涓涓细流。

仅仅能勉强维持着水稻田不至于彻底干涸,以及给其他几亩地的粟米、麦子、豆子,在最关键的时候,补充一点点“吊命水”。

即便如此,水车的运转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驱动所需的力气越来越大,而提上来的水量却越来越少。

张大山知道,照这样下去,水车彻底停摆,只是时间问题。

而他们家新购置的那三亩水浇地,情况则更加不容乐观。

虽然地契上写明了是“水浇地”,紧邻清河支流。

但那条所谓的支流,如今早己彻底断流,变成了一条布满干裂泥块的河沟。

张大山只能依靠家里那口新挖的深水井。

他和儿子们轮流摇动着辘轳,一桶桶地将清冽的井水打上来。

再一担担地挑到那三亩地里,优先保证那些刚种下不久的、需要大量水分的秧苗。

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对于三亩地的广阔面积来说,这点人力挑来的水,仅仅能湿润一小片地皮,根本无法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

干旱,如同一个无形的、巨大的魔爪,紧紧扼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