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穿越古代赤贫农夫养家记 > 第144章 技术输出?谨慎权衡

第144章 技术输出?谨慎权衡

周边的经济面貌,为自家未来的发展创造一个更稳定、更繁荣的大环境。

甚至,若是某些关键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对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力,抵御自然灾害,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但是,风险,也同样巨大,甚至……更加致命。

最大的风险,便是失去技术的独占性和领先优势。

这些来自《天工开物》的知识,是他张大山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们家能够从一无所有发展到今天的核心竞争力。

一旦轻易输出,便等于是将自己的底牌暴露给了别人。

若是被有心人学了去,仿制出来,甚至加以改进。

那他们张家的产品,很快就会失去独特性,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甚至可能被取而代之。

更可怕的是,若是这些技术落入了不怀好意的人手中。

比如像刘员外那样贪婪无度的小人,或者像张有德那样擅长权术的伪君子。

他们很可能会利用这些技术来进一步压榨百姓,或者反过来对付张家,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且,大规模的技术输出,必然会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不仅仅是普通的村民和商人。

甚至可能引来官府、豪强、乃至更高层势力的觊觎。

在这个“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时代。

过于先进的技术,有时候并非福音,反而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张大山绝不敢忘记,当初仅仅是因为水车和曲辕犁的出现,就引来了村长和地主的联合打压。

若是让外界知道,他手中还掌握着更多、更神奇、更有价值的技术。

那将会引来怎样的风暴?他简首不敢想象。

除此之外,还有技术传授本身的难度和责任问题。

很多技术,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悟性。

他能保证每一个学到技术的人,都能正确地应用,都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吗?

若是有人学艺不精,或者故意偷工减料,生产出劣质产品,败坏了名声,他又该如何应对?

若是有人因为操作不当,或者技术应用失误,造成了损失或伤亡,这份责任又该由谁来承担?

这些,都是他不得不仔细考虑的现实问题。

他将自己的这些担忧和考量,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坦诚地与王氏和几个己经能独当一面的大孩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爹,俺觉得,这吃饭的本事,可不能轻易教给外人。”

石头第一个表态,他的商人思维让他本能地警惕技术外流带来的竞争风险。

“咱们好不容易才琢磨出这些好东西,要是人人都知道了,那咱们还拿啥去跟赵掌柜换钱?”

“二弟说的也有道理。”铁牛瓮声瓮气地说道,“不过,像张河叔他们那样,真心想学点本事过好日子的,咱们要是能帮一把,倒也不是不行。就是……得分人。”

他性子憨厚,不忍心看乡邻受苦,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之心。

花儿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看法:“爹,娘,俺觉得,像咱们家织布的那些新花样,还有染色的法子,要是传出去了,肯定很快就有人学了去,到时候咱们的布就不好卖了。”

她更担心的是自家产品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

小山则从更长远的角度思考:“父亲,孩儿以为,知识和技术,固然可以带来财富,但也可能招致祸端。”

“《周易》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咱们家现在根基尚浅,羽翼未丰。若是过早地将所有底牌都亮了出来,怕是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

“依孩儿之见,此事……宜缓图,宜慎行。”

听着孩子们各抒己见,条条是道。

张大山的心中,既是欣慰,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最初的判断。

王氏最后总结道:“当家的,孩子们说的都有道理。这事儿关系重大,咱们宁可慢一点,稳一点,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坏了长远的根基。”

最终,经过全家人的反复商议和权衡。

张大山对于“技术输出”这个问题,形成了一个初步的、也是极其谨慎的原则:

第一,核心技术,严守秘密。

对于提花机的关键构造、精品米酒和特色酱料的独门酒曲酱曲、某些珍稀药材的特殊炮制工艺等,都必须严格保密,绝不外传。这是他们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不可动摇的底线。

第二,基础技术,有限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