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穿越古代赤贫农夫养家记 > 第331章 府台巡查,青石献宝

第331章 府台巡查,青石献宝

早晨。

南阳知府钱敬的车驾,在青阳县令王大人的亲自陪同下,以及一队威武的府衙护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青石村的村口。

张大山带领着张小山、周文轩,以及村中几位德高望重的耆老,早己在此恭敬等候。

“草民青阳县青石村张大山,率合村老幼,恭迎知府大人、县尊大人莅临!”张大山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不失恭敬。

钱知府年约五旬,身着西品官服,面容清癯,目光锐利,颌下留着一部打理得一丝不苟的短须,自有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气度。

他微微颔首,目光在张大山身上停留了片刻,又扫了一眼他身后那些神情恭谨却不卑不亢的村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张老先生不必多礼,本府今日前来,乃是听闻青石村农事技艺多有创新,特来观摩学习,也是为体察民情而来。”钱知府的声音温和,却也带着几分官场特有的威仪。

王县尊也在一旁笑着引荐:“府台大人,这位便是献上曲辕犁的张大山老先生,他身旁这位,便是去岁乡试的解元,张小山。”

“哦?原来这位便是张解元。”钱知府的目光转向张小山,仔细打量了一番,“果然是年少有为,一表人才。你那篇《农桑水利策》,本府也曾拜读,见解独到,颇有实干之风啊。”

“府台大人谬赞,晚生愧不敢当。”张小山连忙躬身应道,心中却也暗暗惊喜,没想到自己的策论竟然也入了知府大人的法眼。

简单的寒暄过后,钱知府便在张大山和王县尊的陪同下,开始在村中巡视。

他们首先来到了村东头那片新开垦的“劝农试验田”。

几架崭新的曲辕犁,正由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熟练地操作着,在预留的空地上进行翻耕演示。

那犁铧破土的声音,耕牛轻松的步伐,以及翻耕后那疏松平整的土地,都让钱知府看得是连连点头。

他甚至亲自下到田间,拿起一把曲辕犁,在农人的指导下试着耕了几步,亲身体验了其省力高效的特性。

“好!好犁!”钱知府抚着犁把,由衷赞叹,“王县令,这张解元所献之犁,果然精妙绝伦!本府观之,比之旧犁,确有省力过半、深耕数寸之奇效。若能在我南阳府境内广为推行,于农事而言,实乃一大福音啊!”

王县尊连忙躬身道:“府台大人明鉴,下官己在县内部分乡镇试用此犁,皆言此犁乃农家之宝,百姓无不称善。”

接着,一行人又来到了村中的水碓磨坊。

看着那巨大的水轮在清溪的推动下,带动着沉重的石磨飞速旋转,将一袋袋谷物源源不断地磨成雪白的米面,钱知府更是啧啧称奇,对这水力利用的巧思赞不绝口。

“此水碓之巧思,想必也是出自张老先生之手吧?”钱知府看向张大山,眼中带着探寻。

张大山依旧谦逊地笑了笑:“大人过奖了,不过是些许浅薄技艺,平日里瞎琢磨出来的,让大人见笑了。”

随后,他们又一路参观了花儿的布坊和染坊,栓子的酒酱作坊和豆腐坊,柱子的车辆制造坊,以及铁牛的铁匠铺和养殖场。

每到一处,钱知府都看得十分仔细,问得也十分详尽。

那些新式的织布机、改良的蒸馏器、精巧的独轮车和“青石一号”马车,还有那白嫩如玉的豆腐、香醇醉人的米酒、色彩斑斓的彩布……

种种新奇而实用的物件和技术,都让这位见多识广的知府大人,眼界大开,对青石村这个小小的山村,以及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农家老汉,刮目相看。

尤其当他看到村学堂里,那些穿着干净整洁、精神饱满的孩童们,在周文轩的带领下,不仅学习《三字经》、《百家姓》,还认真地练习着算术,甚至能有条有理地回答一些关于农事和生活常识的问题时,更是抚须微笑,连连点头。

“张先生,你这青石村,不仅是物阜民丰,更是人才济济,教化有方啊!”钱知府由衷地赞叹道,“本府今日一见,方知青阳县能出张解元这等少年英才,并非偶然。此地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又有你这等能人引领,何愁不兴旺发达?”

张大山只是谦和地笑着,将功劳都归于官府的德政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

巡视完毕,己近晌午。

张大山早己吩咐王氏和巧巧她们,在自家院子里备下了简单的农家便饭。

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都是些青石村自产的新鲜食材,如新米饭、炖土鸡、清炒时蔬、还有那刚做出来的豆腐和豆干,配上几壶“青石春”米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