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穿越古代赤贫农夫养家记 > 第395章 御前献宝,名动京华

第395章 御前献宝,名动京华

大宁朝,京城,紫禁城,太和殿。·如\文?网′ !耕,欣*最,全′清晨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照在金碧辉煌的殿宇之内,给冰冷的金砖地面,染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气氛庄严肃穆,身着各色官袍的文武百官,如同沉默的雕像,按照品级,分列于丹陛两侧,鸦雀无声。

高踞于龙椅之上的,便是当今天子,宁宣宗。他己过不惑之年,眉宇间既有帝王的威严,也带着一丝因常年操劳国事而留下的倦意。他正有些心不在焉地,听着下方各州府的官员,轮流呈报上来的年度事宜。

此时,轮到了南阳府。南阳知府孙敬明,一个看起来敦厚朴实的中年官员,手持笏板,姿态恭敬地从队列中走出。“臣,南阳知府孙敬明,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皇帝的声音,平淡而威严。

孙知府在不疾不徐地禀报完府内一年的钱粮税收、民生状况等一系列常规事务后,他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立刻退下,反而深吸一口气,话锋一转,声音也随之提高了几分。“启奏陛下,臣此番上京,除了常规的贡品之外,还有一件采自臣治下乡野的祥瑞之物,欲献于陛下,以彰我大宁之盛世气象!”

“哦?祥瑞?”这两个字,终于让皇帝那略显倦怠的眼皮,微微抬了一下,露出了些许兴趣。

“正是。”孙知府朗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自信,“此物,乃出自南阳府青石村,张氏一族之手。\欣*丸~夲_榊?颤~ ,蕪′错!内?容?”

“青石张家?”皇帝听到这个名字,原本有些涣散的眼神,瞬间就亮了起来。他身体微微前倾,一首靠在龙椅上的后背,也稍微挺首了一些。“朕记得。就是那个数年前,献上‘曲辕犁’图纸,被朕御笔亲赐‘天工巧匠’金字匾额的农户,张大山一家吧?朕还记得,今科的春闱,他家的三儿子张小山,考中了二甲进士。当初在殿试之上,此子对农桑水利之策,见解独到,颇有实干之风,是朕亲点的,外放清溪县,任一县之丞。怎么,他们父子,时隔数年,又弄出了什么让爱卿你都觉得称得上‘祥瑞’的好东西?”

孙知府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赌对了!皇帝不仅记得,还记得如此清晰!“陛下圣明,正是此家。”他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恭敬地回道。

“来人,”皇帝挥了挥手,“将张氏所献祥瑞,呈上大殿,让朕与众卿,一同开开眼界。”

随着内侍太监一声悠长的传唤,两名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抬着一只用明黄色锦缎覆盖着的、巨大的紫檀木箱,走上了大殿中央。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只神秘的箱子吸引了过去。孙知府走上前,在万众瞩目之下,亲手将那黄色的锦缎,缓缓揭开。箱子里,静静地躺着几件用明黄色丝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器物。

在内侍的帮助下,孙知府将器物一一取出,由宫女用托盘呈上。!幻/想′姬\ !更¢歆^醉!快′第一件,是一面巨大的、足有半人多高的穿衣宝镜。当那面宝镜被立起来时,整个大殿,都仿佛被它的光芒,给照得更亮了一分。

“这……这镜子,竟比上次那面,还要清晰明亮数倍。”一位曾参加过张家乔迁宴的官员,失声低语。镜子里的人影,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真实,毫无半点昏黄和扭曲,仿佛是另一个自己,就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的面前。

皇帝也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他快步走下御阶,站在这面完美的“无瑕银镜”前。镜中,他那身绣着九条金龙的龙袍,每一根丝线都清晰可见,仿佛触手可及。

“好!好!好!”皇帝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喜悦。

孙知府见状,立刻呈上了第二件宝物。“陛下,此物,名为‘阅书宝镜’。”那是一柄由紫檀木手柄和一片晶莹剔透的凸透镜组成的、精巧的放大镜。

皇帝接过,有些不解。孙知府则引导着,让他将此镜,放到龙案之上,那份字体细小的奏折之上。奇迹,发生了!那些原本模糊不清、需要费力辨认的小字,在镜片之下,瞬间被放大了数倍,变得笔画分明,清晰无比!

皇帝的手,猛地一抖,差点将这宝物摔在地上!他立刻将宝镜凑到眼前,来回移动,看着那些熟悉的文字,以前所未有的轻松姿态,映入眼帘。一种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传遍全身!

“神器……这……这才是真正的神器啊!”皇帝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他知道,这件小小的“阅书宝镜”,对于他,对于朝中那些年事己高的重臣,意味着什么!

然而,真正的震撼,还在后面。孙知府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