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的那些合资项目,更是开了好头。省里、市里的报告,都快把你们夸上天了!特别是知道叶省长明年要来,大家干劲更足了!”
叶英微笑着回应:“尤司令,张政委过奖了。这都是政策好,有你们两位老领导坐镇支持,扫平障碍,我们才能甩开膀子干。石松的资金和决心是基础,但深圳这块热土和这里渴望改变的人们,才是创造奇迹的根本。”她举杯向尤、张示意,“这杯,敬两位老大哥的鼎力相助!”
李云龙给尤太忠和张仲先满上酒,自己也倒了一杯:“老尤,老张,还记得锦州那12发炮弹吗?”
“哪能不记得!”尤太忠眼睛一瞪,“老子给你凑的家底!”
“对!”李云龙笑道,“那时候,12发炮弹,轰开的是反动派的城墙!现在,”他指着窗外隐约可见的工地方向,“石松这十亿资金,还有后续源源不断的投入,就像无数发炮弹,轰开的是贫穷落后的壁垒!咱们当年用枪杆子打下的江山,现在要用这‘金炮弹’把它建设好!这杯,敬咱们的新战场,新胜利!”
“说得好!”张仲先抚掌,“云龙兄这话,格局大!特区建设,就是一场新的解放战争!解放生产力,解放思想!干!”
五人再次举杯,杯中酒映着跳动的炉火和窗外的月光海色。
话题自然又转回当年的峥嵘岁月。长乐村的初识,抗战的艰难,锦州的默契,以及那些牺牲的战友…笑声与感慨交织,豪情与怀念并存。叶英虽未亲身经历那段烽火,但作为叶帅之女和石松的代表,她安静地听着,时而插话询问细节,眼中充满了敬意。她也分享了东南亚的近况和翁美玲的趣事,为硬朗的军人聚会增添了几分柔和与时代的气息。
酒至半酣,尤太忠拍着李云龙的肩膀,带着几分醉意,也带着无比的真诚:“老李,说真的,看到你和老丁,还有叶英同志,在这深圳干得风生水起,我这心里,比当年打胜仗还痛快!咱们这代人,枪林弹雨过来了,现在能亲手参与建设这样一个新世界,值了!以后啊,我老尤就给你们当好这个‘后勤部长’!谁要是敢给特区建设使绊子,给石松的投资捣乱,老子第一个带兵…哦不,带人去收拾他!”
众人大笑。张仲先也笑道:“老尤这后勤部长,我看行!我就继续当我的‘宣传干事’,把深圳的成就,把你们的故事,好好写一写!”
夜深了,海涛声清晰可闻。炉火渐弱,但五位老友(加上叶英)心中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站在“听涛阁”宽敞的阳台上,望着深圳湾对岸香港璀璨的灯火,望着身后这片正在崛起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土地。
李云龙深吸一口带着咸味的海风,对身边的丁伟和叶英说:“老丁,英子,你们看,这像不像当年咱们在帝汶岛,看着打下来的地盘,规划未来的样子?只不过,这次的‘地盘’更大,未来…更光明!”他回头,对尤太忠和张仲先举起酒杯:“老尤,老张!咱们一起,把这南海边上的‘新锦州’,建设成全世界都瞩目的地方!干!”
“干!”五只酒杯再次碰撞在一起,清脆的声音融入了南海的涛声和深圳特区不眠的脉搏之中,预示着这片土地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