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的出现两行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位就是仅凭一首诗让初出茅庐的李白产生心理阴影的大神吗?
薛环热切回礼,正想要说些什么,崔颢身旁一个圆脸少年突然插话:"我是范阳卢氏的卢承钧,在家行十七,大家都叫我卢十七!"
他说话时眼睛弯成月牙,腰间蹀躞带上挂满各式小物件,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卢十七?"薛启突然笑出声,"莫不是去年在重阳宴上,用九连环赢了韦琮三斛明珠的那位?"
卢十七得意地晃晃脑袋,腰间一串金铃跟着叮咚作响:"正是小爷!"说着从袖中掏出个精巧的鎏金九连环,"薛二哥要不要也试试?"
杜明远连忙打断:"十七,今日是释菜礼,莫要胡闹。"
转头对薛环解释道,"卢兄最善机关之术,就是性子跳脱了些。"
最后一位是个身形瘦削的青年,一袭素色襕衫洗得发白,却浆洗得一丝不苟。
他安静地站在众人身后,见薛环目光投来,才上前半步行礼:"在下虔州钟绍京,修德堂学子。
薛启闻言眼前一亮:"可是写《灵飞经》的钟郎君?"
钟绍京有些惊讶:"薛兄竟认得?"
薛启笑道:"何止认得!我那日还特意临摹了一份,可惜笔力不及张兄万分之一。"
钟绍京被夸得耳根微红,连连摆手:"薛兄谬赞了。"
薛环见状,忍不住打趣:"二哥,你何时对书法这么上心了?我记得你前两天还说'练字不如练剑'呢。"
薛启"啧"了一声,伸手揉乱薛环的头发:"臭小子,揭你哥的短是吧?"
众人哄笑,连钟绍京也忍不住抿嘴笑了起来。
“薛兄!今日怎么来的这么早?”身后传来清亮的声音。
众人回头见一人大步走来,身形修长,浓眉大眼,腰间配着一把横刀,一看便是将门子弟,浑身透着一股英气。
"这位是郭子仪,陇右军来的,善骑射,在军中可是数一数二的!"
薛启话音未落,郭子仪己经爽朗地大笑起来,一把拍在薛环的肩膀上,热情地说:“你就是薛环吧,早就听二郎说你剑术了得?改日咱们可得好好比试比试,我这手早就痒痒了,看看咱俩谁更厉害!”
薛启一巴掌拍开郭子仪的手,没好气道:“起开,不许欺负我弟弟。”
薛环倒是很喜欢郭子仪这首爽的劲头,正欲回应,身后却传来一声冷哼:"弘文馆何时成了武夫聚集之地?"
回头一看,是位锦衣少年,面容白皙,眉眼间带着几分傲气,身后跟着两名书童。薛启低声道:"这就是我同你说的京兆韦氏的韦琮,字子玉,韦家嫡子。"
薛环不以为意,笑着拱手:"韦兄。"
韦琮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薛家三郎?听闻你自幼流落民间,如今能入弘文馆,倒是造化。"
这话说得刺耳,薛启眉头一皱,正要发作,薛环却按住他的手臂,依旧笑道:"韦兄说得是,能入弘文馆,确是我的福气。"
韦琮见他如此,反倒一时语塞,冷哼一声,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