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诘。"
"本宫听闻你琴艺绝佳,今日可有幸一听?"
王维从容道:"学生斗胆,请殿下赐题。"
公主略一沉吟:"《幽兰》一曲,最见风骨。"她望着王维案上的古琴,那是一张桐木琴,琴尾略有焦痕,显是经常使用,"本宫想听即兴之作。"
侍从立刻抬来琴案。王维修长的手指在弦上轻拨,试了几个音。
那手指骨节分明,指尖有常年练琴留下的薄茧。
琴音起,清冷孤高,如空谷幽兰,不争不抢,却自有风骨。
时而如清泉漱石,时而似松涛阵阵,将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琴音起,满堂寂然。
连廊下的麻雀都停止了叽喳,仿佛被这琴声摄去了魂魄。
太平公主闭目聆听,指尖在案几上轻轻点着节拍。
曲终时,公主缓缓睁眼,眼中竟有一丝怅然,仿佛透过琴声看到了什么遥远的往事。
"好一曲《幽兰》。"她轻叹,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疲惫,"不媚不俗,恰如君子之风。"
王维垂首:"殿下过誉。"
公主看向他,忽然问道:"你志在科举?"
"是。"
"可愿入翰林院?"
满堂哗然。翰林院乃天子近臣之所,若能得此殊荣,日后必是平步青云。
韦琮在后面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折扇被攥的几乎折断。
王维却依旧平静:"学生愿凭真才实学,一步步来。"
公主怔了怔,随即轻笑:"好志气。"她从腕上褪下一枚白玉扳指,那扳指通体莹白,内侧刻着细小的凤纹,"此物赠你,望你永葆此心。"
众人皆惊。这扳指乃是御赐之物,意义非凡。
王维却宠辱不惊:"学生愧不敢当。"
"本宫赏人,"公主将扳指放在他琴案上,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向来只问才德,不论身份。"
这话明着夸王维,暗里却把在场寒门学子的心都熨烫了一遍。
薛环看到好几个出身不高的学子己经红了眼眶。
太平公主并未久留,临走前,她环视众学子,温声道:"弘文馆乃我大唐储才之地,诸位皆是未来朝堂砥柱。望你们勤学修身,莫负圣恩。"
众人齐声应诺,声音比方才响亮许多。
踏出书院大门前,公主顿足片刻,对祭酒道:"弘文馆的茶该换了,明日让人送些蒙顶石花来。"
薛环看着侍女们记下每位学子喜欢的茶点口味,崔九郎爱喝顾渚紫笋,郭子仪喜欢配胡麻饼,王维独爱清茶不加佐料···,终于明白父亲说的"润物无声"是什么意思。
这哪是送茶,分明是把每个人的喜好都记在公主府的名册上!
"殿下这招高明。"杜明远擦着汗小声说,"现在谁不念着她的好?"
薛环望向远处——韦琮正阴着脸撕扯帕子,而王维被同窗们围着道贺,那枚白玉扳指在他指尖泛着温润的光。
风过回廊,送来公主临走时的话:"明日曲江宴,本宫等着看诸位新作。"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薛环知道,太平公主这一趟,看似随意走访,实则己经在学子们心中埋下了种子。
而这颗种子,终将在未来的朝堂上生根发芽。
难怪满朝朱紫,尽数俯首于公主裙下,七位宰相,五位皆是公主心腹,如此手段,果然厉害。
太子纵有储君之名,亦被这滔天权势压得举步维艰,可后来太子是怎么赢的呢?
薛环努力的头脑风暴,却忽然似有一道闪电划过,将他击中,打得他浑身酥麻,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