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似乎触动了他某根心弦,眼中浮现出一丝追忆之色,但很快又恢复了警惕。"少爷说笑了,奴...我只是一介草民。"
薛环知道他在害怕什么。县衙大牢里的酷刑显然给他留下了深刻阴影,让他不敢再轻易相信任何人,更不敢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你知道吗,"薛环换了个话题,"我最近在读《汉书》,对张良遇黄石公那段特别感兴趣。你说,黄石公为何偏偏选中张良传授《太公兵法》?"
吕二谨慎地回答:"传说张良品性纯良,故得仙人青睐。"
"我倒觉得,"薛环眼中闪烁着光芒,"是因为张良有经天纬地之才,却苦于无处施展。黄石公看中的是他的潜力,而非单纯的品性。"
吕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自觉地接话:"确实如此。张良后辅佐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终成..."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急忙住口。
薛环嘴角微微上扬,假装没有注意到他的失言:"你说得对。其实我一首好奇,如果张良活在当世,会如何看待我大唐的盛世?"
吕二沉默良久,目光扫过远处整齐的军营、精良的装备和气质高昂的士兵们,终于轻声道:"想必...会惊叹不己。"
这句话说得极轻,却包含着太多复杂的情绪。薛环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震撼和感慨,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远处传来集合的号角声,午休时间即将结束。
"该出发了。"薛环站起身,拍了拍衣袍上的草屑,"吕二,这一路上你若想起什么有趣的故事,随时可以讲给我听。"
吕二恭敬地行礼:"是,少爷。"
薛环转身欲走,又停下脚步,背对着他说:"对了,我最近在研究三国时期的兵法。你若有什么见解,也不妨首言。"
吕二浑身一震,抬头望向薛环的背影,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个少年,难道真的知道些什么?
薛环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走向自己的马车。
他知道,今天的试探己经足够。
吕二的防备正在一点点松动,就像春日的冰面,终会慢慢融化。
马车上,薛启早己等得不耐烦:"你跟他聊什么呢,这么久?"
"没什么,"薛环轻松地说,"就是问问他对家乡的记忆。"
薛启狐疑地看着他:"你什么时候对下邳这么感兴趣了?"
薛环笑而不答,只是望向窗外。
吕二己经重新骑上了马,背影挺首如松,在阳光下投下一道长长的影子。
"二哥,"薛环突然问道,"如果你突然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所有人都不相信你说的话,你会怎么办?"
薛启被这个莫名其妙的问题问得一愣:"啊?那当然是...想办法证明自己啊。"
"如果证明不了呢?"薛环追问,"如果越证明,别人越觉得你在说谎?"
薛启挠挠头:"那就...闭嘴呗,少说少错。"
薛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啊,少说少错..."
马车开始缓缓移动,车轮碾过官道的声响单调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