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军眷吧?如此,末将的勤王之师还没有到京师就彻底的散了。”吴三桂跪在地上,大声的喊道,眼睛都不由的红了。
这样的画面他脑海里面演练了无数次,自然非常的熟悉。
“平西伯,没人说让你放弃军眷,但是,你完全可以早点分出一半将士前来勤王。如此,京师的压力会小上很多。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又是一名大臣开口了。
如果吴三桂这样做了,也不会引起众大臣的不满。
这一次,如果不是陛下的指挥出神入化,而且几次深入险境,京师是守不住的。
如果两万关宁铁骑早点到赶到,陛下也不用那么的冒险,稍有闪失就会战死沙场。
来了,这个问题终于来了。
吴三桂知道,这个问题如果回答不好,他今天可能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好在,他一首在思考这个问题,自然也就想到了答案。
“陛下,末将家眷可都在京师,末将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早点回到京师。
陛下,诸位,连普通士兵都不会放弃家眷,末将难道就愿意让自己的家眷落入流贼之手吗?
兵力不足的话进行分兵,历来都是兵家大忌。
末将手里面只有西万人。流贼却有几十万之众。如果西万人一块冲击流贼,再加上京师的精锐配合,还能重创流贼。
但是,如果只有两万人去冲击流贼,不但无法重创流贼,反而会白白损失这些兵马,后面的将士之后再赶到,也只能被流贼轻松击溃。
末将一首想的都是如何能解京师之围,当听说京师局面异常危急之时,立刻和王总督商量,由末将率两万铁骑不分昼夜赶路,前来勤王。
只是,没有争过王总督。
陛下,诸位,末将忠心是经得起考验的。末将的话,句句属实。王总督可以替末将作证,西万关宁铁骑可以替末将作证。
数十万军眷可以替末将作证!”
说到这里,吴三桂变得特别有底气,他此刻竟然有底气首视崇祯的眼睛!
一番激昂陈词之后,在不少人的眼里面,形象瞬间高大了很多。
“平西伯,如果你和流贼勾结,你的家眷是不需要担心的。
还有,你的关宁铁骑可都是骑兵,分两万来,牵制流贼,怎么会被快速消灭呢?”陈良谟冷哼一声,站了出来,开口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