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突然转变,有点不能适应,杨奉的声音几乎有点发颤:“大人说笑了,奉如何敢当?”
王允见杨奉误会了,接口道:“伏大人岂是在开玩笑,献之的姨父丁原是并州牧,叔父杨赐曾经官居太尉,自然称得上是名门之后;献之年纪轻轻就能够成为皇上亲口赞许的‘当朝之文武全才’,更在数月之内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黄巾之乱,又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平定青州黄巾,成为大汉历史上最年轻的州牧,当然是称得上是年少英雄;而伏寿侄女乃是当今郡主,身份高贵,更是秀丽无双,艳名远播。你们二人不但门当户对,更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而且伏寿侄女与永年公主自小交好,更是闺中密友,若能同侍一夫,也是一段佳话。”
杨奉虽然心中百般愿意,却也不得不装装样子,沉吟道:“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妥……”
伏完见到杨奉沉吟良久,竟然说了这样一句话,不由心下一沉,老脸一红道:“当然,献之现已经是高居青州牧之位,又是驸马身份,老夫本不欲高攀,然而老夫这样做,一来可使公主能够顺利出宫,二来老夫也有私心,希望能为小女觅得一佳偶,也是避免小女日后落入那董卓之手。献之乃是年少英雄,他日成就不可限量,老夫这才厚颜相求。若是献之有难言之隐,此事就当老夫从未提起。”
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伏完也是如此想法,只是少了杨奉的存在。为了避免女儿落入董卓手中,伏完便将女儿送入宫中,嫁给了刚被立为皇上的陈留王刘协,成为了贵人,后来刘协继位之后伏寿自然就被立为了皇后,直到后来被曹操害死。
杨奉一听,知道伏完误会了,慌忙站起解释道:“大人误会了,奉久闻伏寿郡主秀丽无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本不敢高攀,今既蒙大人错爱,奉岂敢有不同意的道理。若是伏寿郡主能够应允,奉一定竭尽全力照顾永年公主和伏寿郡主一生。”心中却道,你只顾着自己的女儿,却忘了家中还有一个千娇百媚的阳安公主,以董卓的好色怎会轻易放过如此美女,看来这绿帽子你是戴定了。
伏完闻此言,心中大喜,忙道:“献之放心,寿儿曾经发誓此生非当世英雄不嫁,并且曾经听说献之当年进京的事情,更拜读过献之的大作,加上献之一己平黄巾,收复青州全境的英雄事迹,寿儿早是对献之钦佩万分,而且献之的青州变革之法更是让寿儿佩服之至,总之寿儿可谓是对献之仰慕已久啊。”
杨奉连称不敢。
王允笑道:“献之与伏寿贤侄女确是郎才女貌,此乃是天作之合,只可惜老夫膝下无女,不然若是挑婿也是非献之贤侄不可。”
得到杨奉的亲口允诺,伏完心情特别的好,便戏言道:“以完看来,子师府中的那个哑女,色艺无双,可送给献之为妾啊。”
王允一听,心中一动,看着杨奉一脸迷茫的样子,叹了口气道:“老夫曾于数年之前,也就是老夫从狱中出来成为京兆尹的那一年,无意中遇到一名孤女,卖身葬父,老夫见其身世可怜,又颇具姿色,便将她收入府中,使人好生教导舞蹈。不想此女在舞蹈上竟有超人的天赋,仅仅四年时间,府中歌伎竟然无一人可及,唯一遗憾的事情就是此女竟是一个哑巴,并且老夫遍请名医都未能治好其哑病。不怕贤侄笑话,因为此女长相在洛阳城内无人可及,就连永年公主和伏寿公主都要稍逊一筹,所以老夫也曾想过将此女纳为妾,可是家中的那位母老虎盯得太紧。后来老夫也想将此女送人,一方面是自己舍不得,另一方面也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几年下来,老夫是吃又吃不得,送又不舍得,弄得老夫实在苦恼得很,既然今日提起了,不妨就成全了献之吧。”
说起此事来,这个哑女之所以能够被王允遇到,并带回府中,其中尚有一段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又牵涉到三国时期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将--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