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够,我们有五个,总是可以的。”
这一句话让霎时间吵闹的厅堂安静了下来,有人说着:“孝子孝子,哪有女儿的。”
也有人说着:“新事新办,时代不一样了。之前口号喊了那么多年,不是都说了嘛,生男生女都一样。”
正是焦灼的时候,又有人关切的说道:“女儿就女儿,只是她们请的来土工吗?”
“要是葬在公墓倒是好请,是个人就行,需要的人也少,就是走个过场。”紧接着又有人上前问道:“你们是准备葬公墓,还是火化后上山?”
“去问过了,公墓没地方了。”立富带着周文清,两人回答道:“去政府、去村里也问过了,只要不二次土葬,可以上山。老人先前也留下话,说是想土葬,地点都跟我们说了。”
“那是要请土工哎,还要磕头,就是不知道你们五个能不能磕的来了。”
乡里的主事这时来了,听完了一切之后,表示:“能请的来。现在又不是过去了,肯照着规矩好好的操办后事,体体面面的送老人最后一场的已经不多了。请的来!老大呢,你们家几个女儿呢?”
扯着嗓子喊的一句“孝子上前~~”
随着这一声喊,一个个的哭红了眼的姑娘们站了出来,开始一个个照着吩咐去请人。原本以为难请的土工,一个个闻讯都赶了过来,并不介意这孝子是男是女,只有一句,有心就好,有心就好。几个女儿按从大到小以此排好,接连磕了几个头,算是全了礼数。
女儿充当孝子,这一事很快就传开了,前来围观的人也多了,一个七嘴八舌的开始挑着礼法。既已披上孝衣,王冬儿更是直接当仁不让的成了大孝子,配合着外场的主事以及请来的道士按照老家的传统开始忙乎。
潘晓妹又哭晕了几次,丽丽一直守在旁边陪着,王紫英也在屋里守着。等到好不容易醒了的时候,她见外面的情形,知道要是任他们这般挑下去几个姑娘们怕是要吃苦头了。她忍着悲伤想了一会儿,叫来了几个大女儿,留两个小的在父亲身边守灵。她用红肿的眼镜望着几个女儿,严厉的说道:“在农村,女儿当孝子,我家在这一片也算是开了先河了。你们也看到了,对你们挑理的人多着呢,一个个的都等着看笑话,我要你们发誓,再难,礼数一个个的都给我做足了。我知道按他们的那套,你们估计要受些苦楚了。百八十年前的规矩都搬出来了,但再难你们也得受着,还有我这一遭呢,你们总不至于让别人来送我吧?”
“内场的主事是谁?你大爷呢?”潘晓妹接着问道。
“大爷走了,回去了。说是身体不舒服,不来当主事了。”
“大娘听说我们当的孝子,心里可不痛快了,都挂脸了。”
“去请。请不请的来无所谓,但要大张旗鼓的去请。不请就是我们的事,请了不来就是他们兄弟间的事了。”潘晓妹倚着床榻继续说着:“请完了他,他要是还不肯,你们还得再跑一趟,去你们三叔家,一个一个请。”
“早上听说三娘在家跟三叔吵架呢,应该也是请不来的。”
“那王江边呢?”
“孝子都没考虑承训了,怕是也不好请。精武晓税旺 首发而且,小娘也回来了。”
“也没非得求着他们主事。”潘晓妹摇摇头说道:“只是该请的还得请,毕竟都是叔伯,更是你爸的亲兄弟。去叫你们大舅来。”
闻声赶来的立富一进房里就一脸为难的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这。。。姐夫有兄弟在,我不合适。”
“没什么不合适的。倘若是请的来,我们一定是请的,但他们要是不来,我家老头子也不能不发丧。我虽然让她们都恪守礼法,随他们要求着。但说到底,我家女儿都能当孝子了,老头子走之前他们那么追着问,他都不肯留话叫侄子们来,还三令五申的叫我不必都拘着过去的礼法来,他心底也是愿意的。既如此,其他的我就更不拘着了,这内场的事,他那几个兄弟倘若都不来,我就交给你了。都说娘亲舅大,这种事要是一个长辈都不肯出来顶着些。。。。总归要让你姐夫入土吧?”说道最后,潘晓妹又红着眼睛,直愣愣的盯着潘立富,在等一个答案。
“你让他们先去请。总得先请一请的,要是当真一个都请不来,我顶!我豁出去了,就在这顶着。”立富也红着眼眶保证道。
“还有一件事。”就在他们准备动身出去请的时候,潘小妹叫住他们继续说道:“你们放出话去,我家五个女儿要花大价钱以最高规格来厚葬他们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