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会好好教导他的。”郑任点点头,知道怎么做了。
虽然刘铮说正常对待,但少爷给自己的人,自己能简单对待吗?!
开玩笑!
少爷后面都说了,看看他能不能成材,以后好报答黄忠的救命之恩,目标都给出来!
要是不能给他成材,自己这个掌柜的就当的太差了!
“嗯,现在手上有多少粮食。”刘铮把玩着茶杯,思索着接下来的事情。
郑任连忙回禀:“能供应五千大军一月的用度。”
听见郑任的话,刘铮微微一惊,抬头看向他:“你做的不错。”
好家伙!
一个小城,而且还是经历过战乱的城市,他居然手上存了可以供应五千兵马一月用度的粮草!
不得不说,非常让刘铮吃惊,这个郑任是个人才啊!
要知道,现在大汉已经连年干旱了,很多地方都种不出粮食,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饿死,吃树皮、树根求生了。
而且吃这些东西的人,也算是好的,更狠的就是那些易子而食的了,什么都没有吃了,换孩子吃。
而且这也不是民间才这样,其实军队都也存在不少这种情况!
就像历史上,刘备军队也吃过人肉,他天天被人追着跑,没有个固定根据地,为人又和善,不抢百姓粮食,没有吃的,最后只能是吃同伴的尸体存活。
现如今很多打仗的地方也是如此。
毕竟连年战乱,劳动力基本都拉去打仗了,就算没有干旱,也没多少人种田产量!
更别说又是连年战乱、又是连年干旱了!
二者合一,整个大汉,几乎就没有什么地方能安稳生产粮食的!
而大家都是在吃老本罢了。
这些人出来打仗,几乎都是靠那些没有什么地位的商人世家捐赠粮草,拉起一支队伍。
像刘备就是靠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捐助起家的。
毕竟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嘛,没有钱粮,谁给你卖命啊?!
至于为什么那些商人什么的,非要捐助这些有野心的人,而不自己拉起队伍开干呢?
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是世家,不能把一大家子人命赌在这里,他们懂风险控制的。
当然起兵成功了,他们全家称霸天下,家族到达最顶峰。
但也要想想失败啊!
一旦败了,那现在家族不仅没有了资产,人都会被灭光!
这一个天一个地,划不来!
世家需要的是稳中求进,而不是二极管思维。
所以他们世家都喜欢把鸡蛋分散在不同的篮子里。
这就不得不提诸葛亮家里了。
他们家算是最懂得分散投资的了!
历史上,一个投资了刘备,成了蜀汉托孤大臣,一个投资了孙策、孙权,成了开国元勋。
都位极人臣,将自己家族带到了很高的位置。
扯远了,说回粮食的事情,如今除去刘铮势力下青州、冀州,大汉其他地方几乎就没怎么有粮食收成,而这也让刘铮迅速敛财了不少。
可以说刘铮在这里面利用粮食,挣到了非常大的收益。
其中铁矿、铜矿、煤矿都非常的多。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两州之地有非常多的人!
很多流民都被吸引了过去,极大程度的为刘铮保障了兵员的来源,同时也保障了充足的人力在这两个地方开垦荒地,种着粮食。
可以说这两地因为有稳定的粮食供应,吸引来了足够多的人,而有足够多的人,又可以开垦新田,增加更多粮食,如此循环,非常良性。
而能保证青州、冀州二地粮食供应,不绝收的重要一点是,刘铮提出的海盐项目。
当初刘铮想要利用盐来发财的,就想到了海盐,用海水来弄盐,然后加工去买。
毕竟这个时代盐太稀缺了,而又是必须品,指定能大挣一笔的!
然后刘铮就让人去用海水制盐。
但刘铮也是二把手,不懂具体的工艺,只知道晒干,把水蒸发就行,剩下就是盐(其实还有其他工艺,刘铮不懂,以为水没了就剩盐。)。
于是刘铮就吩咐了后勤部去研发海盐技术,告诉他们把海水煮沸,剩下的就是盐,具体怎么弄,让后勤部去想。
后来后勤部也成立了小组,研究了不少制盐技术,发现海盐确实可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