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奈何明月照沟渠 > 第86章

第86章

王云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到事发的缘由,忙上前一步,求助周齐光。

莫非、莫非他是安十九的人?也不对呀,安十九分明已经试探过她,打消了疑虑,甚至让她做好准备万寿之日面圣。

围观群众听见“景德镇”几个字,想到这次随御窑厂前来贺寿的还有几位经过千挑万选的民窑代表,据说都是顶尖的做瓷匠人,瞬时来了劲,追问道:“可是传闻中那位最年轻的大官人?”

说不上来是何种感觉,或许习惯了,或许早就料到。在此之前,吴嘉曾问过他,是否一定要这么做?需知当下她不止她个人,她的身份还代表着景德镇,若是她有了污点,身陷困局,或许对整个景德镇都不利,那么为此次万寿所付出的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或许都将付之一炬。

然而,他没料到她能一眼识破真伪。

方才那人看来时,他的心头也闪过一抹熟悉感,不过太快了,什么都没抓住。看样子对方是有备而来,他们没走几步路,就到了目的地。

梁佩秋对上他的眼睛,神色凝滞了片刻,缓而道:“好巧,大人也出来逛街?”

“是呀,元朝白釉瓷家喻户晓,这是无可争的事实,你说你是景德镇的瓷商代表,可有凭证?”

“今日休沐,有一巧宗需要你出面,跟我来。”他没有询问她是否方便,径自朝她比了个方向。当官的差使,梁佩秋不敢不应。

他想追,也确切地追了几步。尔后停下,冷然地面对于事无补的局面。

在张文思的追兵扑来之际,巡检司人马及时挡住了巷口。于是,在那条幽深的、危机重重的巷子深处,被释放的是一种转危为安的余悸。他的心跳本就刚刚平复,还未来得及收拾整理,此时马车驶过身旁,惊鸿一瞥间,心跳再次凌乱。

“怎么重了?你瞧瞧旁边都是什么人?这事儿要传出去,被他们带回自己国家,说给他们自己人听,可不就是天大的笑话吗?在咱们东道主的地盘,误把赝品当古董,这让天下第一窑口的脸往哪放?反正我若是景德镇人,我肯定觉得丢人!”

最要命的是,当他以为自己报复成功的那一刻,其实并没多么快乐。他依旧无法呼吸,无法平静,无法自圆其说。

梁佩秋用口型回应:“别担心。”

波斯大汉倒礼貌些许,上下打量后问道:“你朝的瓷商?哪里人士?”

“听说这次御窑厂的不少匠师也回来了,要不找他们看看?再不济还有内务府造办处可以掌眼,总不能就这么糊弄了!”

周齐光在一个人满为患的摊位前停下。

他们的随行队伍往往远超规格,可以称得上一个庞大的商队。那么放眼望去,呈现在梁佩秋和王云仙面前的,则是近十几个代表国家倾巢而出的巨型商队和一整个大宗朝四通八达的完整方阵。

一旦被官司纠缠,不管如何抽身,何时抽身,她这个民窑代表的身份都有了污点。如此,御窑厂的官员们恐怕会重新考量她作为代表面圣的可能性。倘若换作了旁人,那她这些时日的筹划、安排,岂非都付诸东流?

不可以!

现如今整个景德镇都在安十九的掌控中,州府显是放任的态度,即便布政使司愿意插手,于他们而言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在不能越级上告的前提下,亲自向皇帝陈述冤情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

买家先是叹气,拽住周齐光耳语:“我以为你要去搬什么救兵,就这?毛头小子能说出什么?”

如今,在听到周齐光的话后,王云仙忽然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当穿着后厨娘子水蓝布裙的梁佩秋出现在眼前时,徐稚柳的心跳漏了几拍。

旁边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把摊主包了个圆。周齐光适时打圆场,将场面先安抚下来,随后对两人介绍:“我找来一位瓷商,容她给你们看看,可好?”

这时,梁佩秋察觉到一抹灼热的、似乎带着审视的目光,抬头看去,一水的好奇脸正盯着她。她环视一圈,没了刚才如芒刺背之感。

他们全程没有交流,却能在他眼皮子底下逃之夭夭。

偶尔有流传于世的元青花作品,也都被认为是明代的产品。至于梁佩秋如何得知?还要仰赖于景德镇这片从古到今一直没有离开制瓷中心的土壤。祖祖辈辈们的口口相传和少量得以流传的文字记载,让她能够确定,元青花是存在过的。

而“至正”是元代皇帝的年号。

她自入了三窑九会,和安十九进出御窑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