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奈何明月照沟渠 > 第95章

第95章

安庆窑的账簿,以供检视。

安十九见她早有准备,更是气恼:“你这是怪本官不通人情?”

“我不是这个意思!”

梁佩秋状若气恼,又咬牙隐忍翻滚的情绪,然脱口而出的话语还是不免沾染薄怒,“大人分明最清楚安庆窑的境况,我也知大人叫我前来的意图,不敢有分毫隐瞒,是以直言,大人又何苦为难于我?”

安十九翻身下榻,越过屏风,走到她面前,挑起她的下巴:“你在气什么?”

梁佩秋努力别过头去,垂下眼帘。

案几上是一排明亮的火烛,她被掌在他手下,眼睫颤动着,显出几分弱不禁风。

“大总管之前几次游说于我,我已再三言明窑口的情况。何况万寿刚过,皇瓷备受陛下嘉许,大人也奖赏许多,我不是见利忘义之人,若有能力,岂会不应?可大人不仅不能体察我的艰难,还三番两次试探,未免令人心寒。”

安十九错愕不已:“大总管先前找过你?这事我并不知晓!”

梁佩秋管他知不知晓,反正他大晚上急吼吼把她叫过来一再试探,这总是真的,便不说话。

安十九一时倒似冤枉了好人,松开手,轻咳一声:“是我错怪你了,我以为,以为……罢了,此事不提了。”

他接过账簿随意翻看几眼,问道:“现今窑口债务如何?”

梁佩秋似还有气,鼻音略沉:“勉强能够周转,待收回未交付的货款,到年底时应可向钱庄交差,不至……不至被人以拖欠借款为名,告到县衙去。”

“有我在,谁敢告你?”

安十九被她气咻咻的样子逗笑了,甩开账簿不管,略思量片刻,再度开口,“此事你替我想想法子,入冬前必须交上够量的冬令瓷。”

梁佩秋目光扫过账簿,借着踱步思考,将账簿偷偷塞回胸前,微松一口气。片刻后,她语气犹疑地望向安十九:“大人,我有一问,请您直言。”

安十九朝她招招手。

梁佩秋就近搬了张杌子,坐到窗前。安十九半靠软塌,迎窗望月。

“你知道吗?其实在内廷的那些年,我从没看过月亮。不知是宫墙太高太深了,还是我脚步匆匆走得太急了,如今想来……真的,我从未有一次看过月亮。”

安十九声音里带笑,回首问她,“你看过吗?”

梁佩秋点头。

“我很小的时候就爱看月亮。”

“为什么?”

“月亮好看。”

安十九又问:“哪里好看?”

梁佩秋答:“它有光,在黑夜里发光。”

两人同时沉默了一会儿。

梁佩秋率先打破寂静:“大人,御窑厂可是……可是没有银钱了?”

“你猜到了。”

这不是疑问。

梁佩秋随着安十九的话音垮下肩膀。

“冬令瓷是皇家瓷,办好了名利双收,多少人抢破脑袋和御窑厂搭烧。似安庆窑般窘迫的毕竟少数,其他家不应,必是名利里少了哪一项。大人,说句实在话,如今年头活着尚且不易,老百姓拼死拼活为的就是一个温饱。若这都做不到,还谈何声名?”

安十九微微侧目:“这倒是你第一次和我说这些肺腑之言。”

“大人是朝廷命官,政务繁忙,若非必要,我和您说这些,岂不辱您的耳?。”

安十九笑:“你不必阴阳怪气,我什么样子你不清楚吗?话本里都说,我是比潘相还心狠手辣的贪官,是朝野内外人人得而诛之的阉狗。这劳什子的民间疾苦,与我何干?”

梁佩秋原想试试怀柔,不想安十九病入膏肓,听不得半句警世名言,遂果断换副嘴脸:“那我和大人说说银钱的事。要解决冬令瓷的困局,就一个字——钱。”

安十九来了兴趣,支起半身:“此话何解?”

“三窑九会自成立之初就定下门槛,所有入会者皆要交足会费,且每年都要交。这笔费用将用于瓷业建设,需众家同意才能取用。我日前看过了,累积至今,那是笔不小的数目。”

安十九目中精光毕现:“足以垫付冬令瓷所需的全部耗费?”

梁佩秋略带迟疑地、又肯定地点头。

安十九狂喜不已,径自站到榻上,双手撑在窗棂上,似窥见那道黑夜里的光。然只一瞬,他的肩膀再度垮塌下去。

“如此一来,岂非人人都知御窑厂没有银钱了?”

这是必然的结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