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869章 问题可大了

第869章 问题可大了

/p>

晋君周发现了楼令眼里的诧异,稍微那么一愣,很是羞愧地说道:“寡人错了。”

这说明晋君周刚才是以经济角度看待问题,不是用民生的角度。

那也不怪晋君周。

当前一国之君不用管全国民生,生活好坏或是缺不缺粮食是各个家族的事情,国君没有义务或责任为各个家族兜底。

最简单的事情就是,春秋时期没有赈灾那么一说,哪里出现天灾都要各个家族自己去扛。

其实也挺合理,平时国君无法干涉各个家族太多,轮到各个家族有难却要国君来兜底,合适吗?

在讲究义务与责任相等的时代,没有平白的给予,一样不会有无条件的兜底。

只是吧,一国之君对于臣子们的倒霉表现出幸灾乐祸,真的就不合适了。

“幸好翁人提醒了寡人,派人通知了下去。”晋君周指的是派人提醒各个家族抢收粮食。

这一次天气反常,楼氏受到影响的封地是“韩”、“吕”、“河阳”,其它封地不在降雨范围内。

这三处封地中,又以“韩”地的影响最大,倒是“河阳”地的状况还好。

真正受灾最重要的地方是晋国腹地,也就是临汾盆地。

知道临汾盆地哪一类的家族最多吗?正是晋国的公族封君所在家族。

刚才楼令对晋君周侧目,多少有点怀疑晋君周忘记公族封君封地集中在哪里的意思,怀疑晋君周是不是早就盼着那些公族封君倒霉,是不是有什么意图。

毕竟,晋国公族封君现在对晋君周提供的不是助力,相反他们在极力拖晋君周的后腿啊!

那么,是不是能够趁那些公族封君倒霉,可以让晋君周有收服的机会呢?

这不会是楼令在多做揣测,完全是晋君周真的聪明应该抓住机会。

且不论晋君周有没有想到,该不该提醒的难题落到楼令这里了。

没有犹豫多久,楼令还是说道:“君上,天灾之下各个家族秋收当以公族损失最大。”

这么说不是没有原因。

晋国的多数公族开始追求醉生梦死的生活,他们对待管理家族必定变得懈怠,应对突发状况的速度不难猜。

很多察觉到不对劲的家族,他们不用提醒就会立刻动员起来,赶紧抢收可能会泡水的粮食;反应慢一些的家族,他们在得到旁人提醒,一样会抓紧时间赶紧抢收。

对于管理携带的公族封君,他们变成这样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下面的人肯定也会跟着懈怠。

一个集体过惯了散漫的生活,想让他们一时间变得高效起来,可能吗?

更大的可能是想干事的公族封君,他们一时间找不到相关的负责人,那些负责人对于下面的情况压根不了解,真要做事可不会只是手忙脚乱,应该是出现“兵找不到将,将寻不着兵”的状况。

晋君周对公族封君的了解不会比楼令少,乃至于便于窥知会比楼令在了解上更充分。

毕竟,晋君周是那些公族封君的族长,亲自过问或派人去了解不存在越界这种事情,反倒是楼令想知道公族的状况需要偷偷摸摸进行。

“……”晋君周对楼令的提醒有些意外。

讲道理,卿大夫在跟国君争权是明摆着的事情,并且是卿大夫联合起来在压制国君。`小\说/宅_ /已¨发,布`最+新`章·节^

这样说的话,是不是能够理解为,哪怕国君没有遭遇麻烦,卿大夫都会给国君制造麻烦,真等国君出现麻烦会幸灾乐祸再落井下石?

站在晋君周的角度,他所看到的就是几个卿位家族一直对自己落井下石,连动作最少的楼氏也没少幸灾乐祸。

这也不是晋君周有受害妄想症,谁归国之后拿不回资产,坐上君位却长期受到压制,不逐渐变态都算心态好了。哪来的妄想,敢认为心里没有负面情绪啊?

晋周对楼氏的看法怎么样?

没有回国登上君位的晋周,他会对楼氏的资助感恩戴德。

回国登上君位的晋君周,他会认为楼氏以前只是在投资自己,还会因为楼氏后面坐视他陷入困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