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末世:开局建造地铁核战庇护所 > 第354章 事有轻重缓急

第354章 事有轻重缓急

林少瑾仰头望着这座由粮食堆砌的黄金山脉,突然觉得倍感荒谬。~s′l-x`s~w/.!c-o.m+

外面的世界正在易子而食,这里却囤积着足以养活十几万人的口粮。

“像这样的粮仓,全国还有多少座?”林少瑾问道。

“几十座吧。”谢立看了看数据,他并没有在自己的权限内查到相关资料,“我们这里也只是一个小粮仓,如果我猜的没有错的话,国库目前储备的所有粮食应该是够目前幸存的人吃两三年的。”

“粮食呢?”林少瑾像是在问谢立,又像是在问这个世界。

“这里的都是军粮。”谢立答道。

他这句话其实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这里的都是军粮不能动”,另一个意思是“这里的都是军粮没有人敢动手脚”。

林少瑾不再说话了,这里的都是军粮,其他的也是吗?如果不是,那都去哪里了?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也没有人敢给答案。

林少瑾也不会傻傻的去质问谢立,为什么不能分一点军粮给老百姓活命,这种问题太愚蠢了。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社会中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阶级时,便需要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去调和矛盾,将冲突缓和到秩序的范围。_s?j·k~s*a/p,p~.?c*o?m-

政权的底层逻辑是暴力,谁拥有最高暴力,才有资格布施权力。

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末日背景下,国家机器的核心任务是维持政权稳定,而军队是暴力的直接执行者,是秩序的保障。

从更深层次的底层逻辑来看,这种资源分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生存博弈”的残酷理性选择。

在末日情境下,社会契约面临崩解,暴力成为唯一可靠的秩序维系手段。

优先供给军队的给养无疑是维持国家政权稳定的最佳方案。

“林少瑾同志,我记得这次你进京除了去军校进修,还要去会见老爷子吧?”沉默了一会后,谢立又开口了。

“是的。”

“一般人没有这个机会,老爷子应该是看中了你的一些价值。”谢立意味深长地说,“好好把握,也许你真的能做成些事情。”

林少瑾点头附和,但他内心其实对谢立的想法并不认同。

华夏几千年来的政治游戏决定了站在塔尖的那一小撮人绝对不会是傻子,地方上的一切情况他们也一定都清楚。

对于目前整个国家的各项弊病,肯定不会是因为不知道才没有行动。^齐`盛¢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很多时候,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早就已经暗流涌动,等的只不过是一个契机。

“我会尽力。”林少瑾没有对谢立说太多自己的想法,只是简短回应。

“走吧,这里没什么好看的了。”

……

车队缓缓驶入祁蒙山地下长城的深处,隧道内的照明灯在车顶投下惨白的光。

谢立指引着林少瑾等人前往了一处站点,一处列车站点。

让林少瑾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地下长城内部居然有长途列车。

根据谢立所说,早期建设地下长城的时候就是用作军用的,有地下轨道很正常。这主要是为了保存二次核打击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在调兵的时候更容易出其不意。

毕竟卫星再厉害,也是侦测不到地下是什么状况。

送林少瑾等人上了列车,谢立就离开了,他的驻地就是祁蒙山,不能离开。

当然,他也没那个资格跟林少瑾和蓝城禹一起去京城,毕竟他也就只是个小小的团级军官,上面的比他大的大佬比他多的多。

有句玩笑话就很有意思,你往京城的人群里扔一块砖,十次机会,有七八次可能砸到一个正处级干部。

按照蓝城禹的安排,那一千多名需要押送京城的官员分配到了中间的车厢上,每节车厢又安排了几十名士兵全副武装地看管。

车头和车尾则是填满了侦察精锐。

为了安全考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