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朕靠吃瓜系统成为千古一帝 > 第 34 章 三十四章

第 34 章 三十四章

王稚从赵国都城那边的信息网处得来的信息更新了一点,内容大概是最近赵太子对禹州世家和鲜卑武勋之间和稀泥的态度越发显著了,颇有一种一手拉一边,谁都笑嘻嘻的老好人态度。

除此之外,另一条新的消息,他现在所侍奉的那位世家公子——元氏二公子,现在赵太子身边的东宫僚属——最近给他带回了个消息,说是赵太子想要见见他。

乔舟觉得这件事背后藏着更深的意思,但是他也还尚未见到赵太子,不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就只把这件事上报给了主家。

郑含章也觉得这事有待商榷,于是只是叮嘱王稚之后多多注意一点这个叫乔舟的下线。

虽然现在看来,对方只是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如实汇报了上来,也没有表现出多少特别的潜质。

但赵太子的眼光不会太差,尤其是,他背后还有赵王这个已经用几十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眼光有多么优秀的大魔王。

所以,乔舟。

这个人一定有点东西。

郑含章对他产生了相当的好奇。

王稚没什么更多的要说,安安静静收起了自己的东西转身就走,出门的时候刚好一阵风吹过来,衣袍布料贴在身体上,原本宽松的腰部被勾勒得纤细。

虽然这样的光景总共才发生了一瞬,但郑含章刚好看见了,她想了想,在小册子上记录下一句:晚上让小厨房给王稚做点温和好消化还养胃的粥,给她好好养一养。

现在的王稚也太瘦了,纤细清丽的确是一种为人追捧的美,甚至现在的她如果恢复了女装回到吴国去,仍然还会是整个吴国江左一带最被人追捧的美人,但郑含章不这么觉得。

女性的腹部是需要有点肉的,毕竟要保护五脏六腑和子宫,哪有那么瘦削的道理。

补,都给她补,补得气色好还头发黑亮,这样才好。

放下小册子,她抬头:“我还以为云庭想说的话都已经在刚才的大会上说完了。”

毕竟卫云庭说得真的很多。

卫云庭:“多吃了殿下五只虾,当然要多说点,否则殿下不就亏了?”

他将自己先前想到的那些和官僚体系管理的部分对郑含章说明,随后将右手握拳撑在脸颊上,歪着脑袋:“我想来想去,也没觉得这种制度的推行能有什么坏处——只是,大概推行起来会很有些难度吧?”

郑含章:“难度不会是一般的低呢。”

她沉吟了片刻,随后对卫云庭说:“云庭知道太学吗?”

现在的长安,赵都,还有燕国的都城、吴国的都城,都已经没有了太学,但是当那些老人怀念起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些从祖辈们口中代代相传下,那时候在凤凰城里,皇帝设立了太学这个东西,东西南北的小伙子,若是想读书、读书还不错的,都可以通过当地官员的举荐去参加太学的选拔考试。

虽然不管是能够读书还是被官吏赏识都有很高的门槛,但好

歹而算是条进身的路。

卫云庭还在乡野中的时候,曾经听乡中三老之一说过:当年他的祖宗和现在赵国某一世家的祖宗都在洛州这儿种地,也都读书,但那世家的祖宗读书更好些,就被当时的郡守看中了,送去了太学。

之后,人家就当了官,一代代地名扬天下了,而他家就仍然还在乡里种地。

完完全全的云泥之别。

郑含章:“我觉得太学就很好,太学能够养出好学生来的原因,就是它又有全天下最好的学生,又有一旬一次的考试,每个学子都不能躺平。”

“躺平”这个词,卫云庭也是第一次听说。

但是好形象。

脑袋里出现了个躺在地上,宛如一坨烂泥一样的人形,随后就完全理解了这个词为何会被用在这里。

卫云庭立刻就学会了要怎么用:“学子不能躺平,官员也不能躺平。”

郑含章:“对啦,所以要让他们参加考试,不一定是写点什么东西,还可以是对他们在岗位上都做了些什么的考评。”

卫云庭讲的,其实已经可以算是考成法的雏形了。

正经的考成法是需要记账三份的,一本留底、一本纠察、一本送上给内阁查阅,上面是逐月记录下的各地官员的事迹。

每做一件事务,就登记一件,若没有完成,也需要如实申报,每过一段时间进行系统性的评分,分出高下优劣,将最差也没什么改进可能的那些就别做官了。

滚回家种田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