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国本
皇帝好生阴险,李琛震惊的抬起头:“你、陛、陛下...”
朱兴明的脸上,带着一丝残酷的冷笑:“徽王,此人参与了此案,还有所谓的厉贵妃是吧。^8′1~k!s.w?.^c!o?m¢”
朱兴明继位之后,崇祯皇帝的几个嫔妃,待遇自比不上从前了。于是,就有人开始想方设法的和朝中官员勾结,大肆敛财起来。
“厉贵妃宫里,近三年的所有‘年节孝敬’、‘冰炭孝敬’、‘生辰贺礼’单子。”朱兴明的目光掠过李琛瞬间惨白如纸的脸,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冰冷的玩味:“朕倒要看看,李知府这‘一时糊涂’,糊涂到了何等地步。”
李琛如遭雷击,猛地抬起头,脸上血色尽褪,嘴唇哆嗦着,眼中充满了恐惧和难以置信!他精心编织的谎言,在皇帝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面前,如同阳光下的冰雪,瞬间消融瓦解。
滑县十年粮册,徽王府,厉贵妃,没想到被对方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和盘托出。
李琛真就这般害怕么,就算是皇帝猜到了又怎样。
大不了咬死不认,无凭无据朱兴明也奈何他不得。·s*h\u!y^o·u¨k¨a\n~.~c`o?m^毕竟,皇帝也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可李琛很清楚,大明王朝不同于秦汉唐宋,大明王朝是存在锦衣卫的。
只要锦衣卫闻到了一丝腥味,就能顺藤摸瓜。
李琛祖上的一个远亲,是一个锦衣卫小旗。他十分清楚,锦衣卫的手段有多残忍。
也就是说,就算是朱兴明无凭无据,仅凭这一句话动用锦衣卫给李琛上刑,就算是他给徽王送过一棵葱,也得乖乖的交代。
锦衣卫的可怕之处,是酷刑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陛,,陛下!饶命,饶命啊。”李琛失声惨叫,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朱兴明厌烦地挥了挥手,如同驱赶一只嗡嗡叫的苍蝇:“押下去,严加看管。没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视。”
两名如狼似虎的甲士立刻上前,不由分说将他像拖死狗一样拖离了大堂。
孟樊超昼夜兼程,快马往返滑县。周振武坐镇安州府衙,亲自监督查封、清点。一箱箱贴着封条的文书、账册被源源不断地运抵山全。
山全县县衙,灯火彻夜长明。?5/2.m+i¨a*n?h?u^a+t^a+n_g·.\c¨o-m/朱兴明端坐案后,亲自翻阅着那些堆积如山的卷宗。烛火跳跃,映照着他沉凝专注的侧脸。旺财和来福小心翼翼地在一旁伺候笔墨,大气不敢出。
滑县十年粮册被摊开。纸张泛黄,墨迹清晰。上面一笔笔记载清楚:去岁虽有飞蝗过境,但范围极小,县丞及时组织扑杀,未成大灾。
当年秋税,足额入库,并无亏空,更无所谓的“饿殍遍地”
毕竟,滑县的官员也得为了自己的政绩。若是欺蒙朝廷,那可是死罪。
安州府的账册,更是触目惊心。上面详细记录着近三年来,安州府“孝敬”徽王府的各种名目:年节“冰敬”白银八千两,“炭敬”五千两。徽王“千秋寿诞”贺礼堪比贡品,,林林总总,数额惊人。
更有几笔特殊的、标注着“厉娘娘宫中用度”的款项:修缮“慈安观”(厉贵妃在宫中修行之所)捐银一万两,“供奉三清”脂粉钱五千两,,每一笔,都指向那个深居宫闱、地位尊崇的女人!
甚至于,里面都用上了暗语。信中隐晦提及“今秋新粮”、“水路畅通”、“老价钱”、“京中贵人处已打点妥当”等语。落款时间,正是山全县粮仓被“暂借”滑县的前一个月!
当孟樊超亲自带人,在安州码头一处不起眼的货栈地窖里,抓获了正准备潜逃的徽王府大管家胡三。
阴暗潮湿的临时审讯室里,只点着一盏如豆的油灯。胡三被捆得像粽子一样丢在地上,早已没了王府大管家的威风,抖如筛糠。孟樊超蹲在他面前,手里把玩着一把闪着幽蓝寒光的匕首,刀尖有意无意地在胡三的脖颈上轻轻滑动。
“说。”孟樊超的声音低沉,如同来自九幽。
“我说!我说!饶命!饶命啊!”胡三的心理防线在死亡的威胁下瞬间崩溃,涕泪横流,“是王爷!是徽王爷!还有,,还有宫里的厉娘娘!是他们,,是他们合伙做的局!”
“粮食呢?”刀尖微微用力,一丝血线渗出。
“粮、粮食根本没去滑县!都、都走运河漕船,运到江南了。王爷、王爷在江南有米行!低价收了陈粮霉米,掺上沙土,顶、顶